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建党98周年之际 重庆大学5个党组织及9名教职工获表彰

日期 : 2019-07-03
摘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对全市1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0个先进党组织予以表彰,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其中,重庆大学5个党组织及9名教职工获表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对全市1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0个先进党组织予以表彰,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其中,重庆大学5个党组织及9名教职工获表彰——

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共重庆大学委员会

坚持思想引领 党建育人结硕果

重庆大学党委现有14323名党员,下设二级党委38个、党总支3个、党工委1个;设有党支部653个,其中教职工党支部232个,离退休支部39个,学生党支部382个。

学校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各项任务要求,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坚持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

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学校始终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充分体现到制定政策、部署任务、推动工作的各个环节。

坚持抓思想引领、抓政治坚定、抓行动自觉。全面推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的“五进”工作机制。

坚持抓服务面向、抓育人导向。作为教育部第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逐步建立完善了“十大育人”体系,已基本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推进学院党委普遍做到“五个到位”、基层党支部普遍做到“七个有力”、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始终做到了有效全覆盖。

因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突出,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

WechatIMG5117_meitu_4.jpg

中共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委员会

打造“双促进、双提高和双融合”党组织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覆盖机械工程学院、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培训中心3个校内二级行政单位,师生总数达3183人,教职工223人;党员总数达980人,基层党支部36个,是重庆大学规模最大、师生人数最多、党员人数最多、基层支部最多、教学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院级党委。2011年被评为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12月10日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2019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重点着力强化组织领导、改进工作机制及长抓党建工作,实现了学院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和双融合。

创新工作方法,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党委以“提升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研究”为选题,成功申请了重庆市党建研究项目。学院党委群策群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大力推动“三进”工作,探索“三全育人”新局面,在学校开展的“三进”项目申报中,两门课程成功立项。

持之以恒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推动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机械工程”顺利进入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通过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进入全国前5-10%(A类)。学院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及多项省部级奖。

WechatIMG5116_meitu_5.jpg

中共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委员会

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 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实现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全面推进学院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学科实力。党建工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绩。

人才引育双引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院党委制定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教职工考核办法等办法与制度共计10余个,贯穿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制定《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委员联系专家工作机制》,牵头建立了高层次人才联系小组、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主动关心、及时关注引进人才的工作及生活需求,提供良好的工作软环境,找到归属感, 实现人才引育双引擎,保证了人才队伍质量,学院近年新增包括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家级人才18人次。

学科建设为引领,助推双一流建设。积极主导规划学科群,协同推进学科提升计划,动员学院教职工积极开展学院内和跨学院的学科交叉研究;积极探索组织体系改革,在教师队伍建立了3系、7所、8课群组的学院组织架构。落实与地方结合的学科发展思路,突出库区城镇与山地城镇学科发展亮点,立足山地城镇建设安全存量,做实做足山地城镇建设的智慧化,重点突出智能化防灾减灾与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土木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土木工程学科上升至全国第6位。

WechatIMG5115_meitu_3.jpg

中共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教工支部委员会

立足科学教研 彰显堡垒作用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教工党支部是中共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委员会下设的30个党支部之一。现有党员23人,其中支部委员2人,作为2018年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之一,党支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重点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积极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组织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的工作。

出台了一揽子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以“创先争优做榜样,激励机制强保障”为工作思路,将钻研业务与党性培育相结合,在全系激发了每位党员的热情,形成“人人创先争优、个个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形成了一系列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党建工作案例,比如“板车+箩筐”“生命不息等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重大电气人。

走出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党政干部。依托学院“电气先锋”建设工程,教师们多次获选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他们当中有一大批人为党支部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信息产业重大发明1项,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等。

6AFB0622CDA3C819261B43A7A28C1961_meitu_2.jpg

中共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一支部委员会

围绕立德树人 培养“六有”青年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一支部始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在支部建设工作中,在实践工作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追求,做有担当、有作为,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青年为己任。在支部设书记的带领下,持续发展优秀学生党员,现已成为一支有30名党员的本科生支部。

党支部积极探索新时代支部工作模式,工作成绩突出。通过“微课堂”“微分享”“微监督”等手段,从细微处着手,扎实开展支部的政治和思想教育;管理上,确立了清晰的学习任务和严格的考核标准,建立起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党员管理监督模式,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搭建了网络党建平台和公益服务平台,让青年党员有自信、有担当、有作为。

党支部通过选树典型和打造品牌工作,鼓励先进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上彼此激励,2019届支部毕业生党员继续深造率达到72.2%;在科研上开拓创新,2018年以来支部党员就发表了SCI一区论文1篇,二区论文2篇,还先后荣获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环境风云”实验大赛团体一等奖(2019)、沙坪坝区“清水绿岸”治理提升方案比赛一等奖;在公共志愿服务方面,支部也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类公益志愿服务。

图片 1_meitu_1.jpg

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曼璐

万.png

 在学生心中点燃一把火

万曼璐,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曾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2018年“最美女教师”称号、“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二等奖、“重庆市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等称号。

万曼璐入党15年来,在教师岗位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怎样在基础文科特别是人文学科薄弱的重庆大学开启“全人”教育的实践,是万曼璐与同事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她以“创业”的热情探索着,实践着,以培养具有广阔视野、深刻思想的人才为己任,通过言传,更通过润物无声的身教,向学生传递着“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人”的学习精神。

不仅是博雅的文科专业学生,她还面向以理工科为主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有通识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在这些课堂上,万曼璐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跳出自己的专业苑囿,打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更加整全的视野去看问题。

万曼璐的授课方式别具一格。往往从学生日用而不知的一个小事情、小现象切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就像“破案”一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而教师只需将知识点适时贯穿在“破案”过程中即可。她认为,教学不是单方向的注满一桶水,而是在学生心中点燃一把火。

朱恂

朱.png

 二十六载耕耘 用心培育能源动力创新人才

朱恂,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朱恂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无论在教学岗位还是科研工作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她坚持将育人与教学相统一,不但综合运用创新式教学方法,而且十分关心学生成长。她承担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及全校通识课,在教学中引入相关科研问题、工程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分组专题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她与学生分享大学生活的追求、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并将专业方向及现代学科研究热点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对工程热物理学科研究领域及发展前沿的了解,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重庆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国家奖学金。

在科研方面,朱恂积极服务国家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需求,在燃料电池技术、微尺度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节能减排及微生物能源转化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她作为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5篇高被引论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受邀参著国际学术专著4部。论文被SCI他引2300余次。

蒋兴良

无标题.png

 蒋兴良,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家科技部“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国际覆冰领域最高荣誉奖“Masoud Farzaneh Award”获得者,重庆市第五届先进生产工作者(省部级劳模)。

蒋兴良持续35年致力于高海拔冰雪极端环境能源电力安全和保障研究,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和全国严重冰冻雨雪环境为《国家防灾减灾》试验观测获取了十余万组原创性科学数据。长期的野外科学研究,他罹患脊椎管瘤,15年来他带着严重病痛,足迹遍布青藏高原生命禁区和六盘水、六盘山、三峡库区、雪峰山等无数冰天雪地;一次次战胜冰风雨雪严寒,无数次经历极端环境与生命禁区的生死考验,他挑战自然极限、战胜疾病困扰,用执着求实的科学精神、无畏勇敢的探求理念,不断追寻着科学的真谛、保障能源安全。

他用35年的工匠精神、持之以恒的野外极端恶劣环境一线科学实践、攻坚克难,不顾个人安危,夙兴夜寐,建立世界首个能源电力装备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解决能源电力安全与保障的科学难题,攻克西电东送、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特高压输电等重大工程面临极端条件的关键技术,为国家能源电力安全与保障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他的优秀事迹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等众多媒体记者报道。

彭向和

1.png

 坚守科研育人岗位33年

彭向和,航空航天学院教授。他积极参与重庆大学力学学科的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是重庆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负责人和力学学科的主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长期从事材料本构关系理论基础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负责并完成了包括6项面上项目和1项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或作为主研参加了20多项其它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收录180多次,多次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奖励。

1986年起在重庆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主讲了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工程材料本构关系、工程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任教33年,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在研究生课程的讲授中,自编“工程材料本构关系”、“细观塑性力学”、“损伤力学”等课程讲义。在研究生培养中,指导了近50名研究生中,有40人分别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10人被评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多人获得国家和部省级的奖励。

鲜学福

3.png

 耕耘六十载 为师做表率

鲜学福,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源与安全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他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18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市级优秀论文及优秀图书奖13项等。十九大以来获科研奖励2项,2017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鲜学福耕耘六十载,为师做表率,始终以教书育人、国家能源需求为己任,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解难为己任,敢为人先。六十年来,鲜学福的科研方向始终围绕国家能源重大需求,在矿山安全与环境、非常规天然气高效开发与利用等领域潜心钻研,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潜心治学桃李丰,高瞻远瞩。鲜学福信念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爱国爱教爱生,始终将教书育人置于首位,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与强烈责任心,引领学科团队先后建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并培养了包括院士、杰青、等在内的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创建了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师德高尚作垂范,淡泊名利。鲜学福六十年如一日,全年只休4天,从除夕至初三,风雨无阻。长期坚持翻译俄文专业书籍,无私提供学生学术参考。90岁仍坚持批改毕业论文。这位和重大同龄的院士为教育、为国家奋斗了63年!

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勇勤

4.png

 坚持务实创新,抓好党建工作

王勇勤,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自1982年留校任教以来,历任机械工程一系本科班主任、兼职辅导员、教研室副主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系主任助理、系党总支委员、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学校二级单位党的思政工作、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几乎所有岗位都留下了他扎扎实实工作的足迹。

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作为党委书记,他始终坚持“认真、严格、务实、创新”的党建工作方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落小。务实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学校率先启动了二级基层党组织党建研究项目;建立“一帮一”制度,实现了学院所有学生党支部书记由青年教师党员担任;积极推动学院“三进”工作,努力探索“三全育人”新局面;在学生党员发展中,增加考察对象环节,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创新开展研究生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积极推行 “传帮带”制度,培养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青年党员骨干教师。

突出的党建工作成效。2018年学院获建“全国标杆院系基层党组织”;工业工程系党支部获建“全国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2019年学院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邱荣富

5.png

  围绕“中心”抓党建 “对标争先”创一流

邱荣富,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助理研究员,先后获重庆市“优秀团委书记”、教育部“报送互联网信息先进个人”、重庆市“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奖等。

他干一行爱一行,敢于担当,积极探索,热爱党务工作,2013年5月从我校图书馆转任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为我校生命学科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8年4月从生命科学学院转任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抓紧抓实学院党建及其它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认真落实高校党建重点任务,组织落实“五个到位”,启动学院党建“五个工程”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夯实党建工作思想基础,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到“三个坚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实施“对标争先”,扎实开展党建“双创”工作,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院健康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明兴建

2.png

 将党务工作“艺术化”

明兴建,后勤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曾获重庆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中层干部”等称号。

学思践悟,以专业水平做好党务工作。秉持“党务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当担,也是一门科学艺术”的理念,明兴建以专业的素养全身心地努力做好党务工作。他极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曾主持学校党建研究3项,主研重庆市教委党建研究1项,主持重庆市教改、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各1项。

与时俱进,以积极态度创新工作方法。曾带领“一班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学校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还充分发挥后勤党委的核心作用,明确了“保障有力,服务有效,成本合理,师生满意”的工作目标和“三条线、一网格、一关爱”的工作体系,坚持“三服务、三育人”,以抓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有序开展。

真心真情,以模范担当履行党建职责。明兴建同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用心做好群众工作。担任离退休党委书记期间,不仅倡导组织了学校“夕阳红爱心志愿者”队伍,积极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送关怀,还多举措加强离退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为校园的和谐稳定贡献了务实力量。

蒲清平

6.png

学悟践行新思想 探索党建新思路

蒲清平,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从1994年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至今,从事党务工作25年,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书记16年。

党建工作有实绩。他编写的培训教材和录制的全国党建工作培训视频课程入选2018年组织部、教育部基层书记优秀工作案例;指导环境本科一支部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学生党支部入选2016年教育部“”两学一做”优秀案例。

思想教育有成效。学院学生深造率和出国率2018年位居全校第一,到世界排名前二十的大学学生人数占全校的38%。学院教学科研2018年以来取得明显进步,2018年SCI高端论文是前三年总和的一倍,并获得学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环境与生态学科2019年首次进入ESI1%。

党务工作有研究。2018年获得教育部和重庆市社科重点项目2项,发表CSSCI学术论文11篇,2019年1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学术专著一部。执笔撰写的关于出国和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咨询报告分别获得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春兰副总理和重庆市副市长屈谦的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