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讲座直击】宏大叙事和微观史:关于意趣条理的浅析与说明

日期 : 2020-01-02
摘要
2020年1月2日晚上,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青年学术委员会和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场学术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宏大叙事与微观史:关于意趣条理的浅析与说明》在建筑城规学院建卒厅举行。本次讲邀请了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冯棣作为主讲人,建筑城规学院徐辉博士作为特邀嘉宾。

2020年1月2日晚上,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青年学术委员会和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场学术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宏大叙事与微观史:关于意趣条理的浅析与说明》在建筑城规学院建卒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冯棣作为主讲人,建筑城规学院徐辉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全院约2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会场照片.jpg

徐辉介绍了“以小现大”和“大象构小”两种论文写作方向,并详细阐述了这两种方法的利与弊。他认为 “以小现大”在当前学习阶段是可行性最强的写作方法,即通过小的研究对象折射出的事物本质,社会文化变迁等等,而大象构小的写作方法拥有宏大瑰丽的格局,但常常会陷入大而无物的写作误区,徐辉以自己的写作经历为例,总结经验并提出了正确的研究路径。

博士生徐辉学长特写.jpg

徐辉通过提取阅读,结构,类型,田野,功能5个关键词总结了其学习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方式。“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在于将对象分为观点和材料两种,阅读方式分为速读和精读,速读首先要浏览其背景和目录再略读和跳读主要内容,而精读最重要是明确其技法和构造。“结构”主义的研究最重要在于 “整体观”,在明确其关系和构成的背景下,着重关注其层次和连接。“类型”学研究通过将事物合理地分类隔离,再各个击破,最终解决整体的问题。“田野”调查有主位和客位两种观察角度,当地人的感受不能忽视,但同时也要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反思内容是否自洽。“功能”主义包罗万象,是人文学科常用的研究方式,他介绍了《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和《社会功能主义》等相关著作。

徐辉表示在研究过程中重要的是确信事实,建立判断。要对自己的研究充满坚定的信心,独立思想,再结合事实,回归现象本身,最终得出成果。

冯棣通过对三个案例的介绍向我们阐述如何建立宏大叙事与微观史之间的关系。

冯棣老师特写1.jpg

第一个案例是美国印第安文化景观研究,从大范围的印第安人分布聚焦到代表性的蒙特苏马崖居的形制,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联。第二个案例是中国东汉时期西南建筑文化研究,她介绍了对宏观层面的历史地图文献和微观层面的汉朝墓阙形制的细致调研,通过崖墓这一特殊建筑类型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切片。第三个案例是中国营造学社和伊东忠太关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比较,从伊东忠太和梁思成的著作入手,再梳理和对比二者的调研路线,求学历程和调研目的,从而得出而二者的不同之处。最后,她详细介绍了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和代表著作,给同学们之后的学习提供了许多参考。

在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研究框架的建立,地方志研究等问题,冯棣和徐辉分别进行了解答。

徐辉博士回答提问者.jpg

观众提问徐辉博士1.jpg

这次活动旨在提高学院研究生学术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希望通过这几次讲座,可以为学院全体研究生提供循序渐进的学术知识培养,为同学们更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助力。

摄影:李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