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建筑城规学院举办专家讲座《边界的形态——一种基于环境的设计方法》

日期 : 2020-10-21
摘要
2020年10月21日晚,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主办的专家讲座《边界的形态——一种基于环境的设计方法》于建卒厅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胡越为主讲人,同时邀请了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副院长卢峰等作为对谈嘉宾。

2020年10月21日晚,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主办的专家讲座《边界的形态——一种基于环境的设计方法》于建卒厅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胡越为主讲人,同时邀请了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副院长卢峰等作为对谈嘉宾。讲座由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褚冬竹主持,来自学院的多位研究生现场参加了此次讲座。

1.jpg

褚冬竹上台对主讲嘉宾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引入了此次讲座的主题——边界的形态。随后,杜春兰为本次讲座致欢迎词。

胡越首先讲述自己与建筑学的渊源并分享了多年的建筑实践、学习的经历。他认为:“建筑师应该以独特视角来发现独特且有意义的问题并用专业技能做独特的解答。”近年来,他主要关注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这一问题,并从三个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思考。此次讲座,胡越对于“边界”这一层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4.jpg

胡越分享了探索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三个视角。

第一个视角是尺度——建筑要和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必须要要有一个合适的尺度。他认为人对建筑的感官多依赖于视觉,对比古人和今人,其感受外界的能力差异几乎无,却带来巨大的感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环境尺度的巨变。因此,在实践的项目中他将“人”尺度同比放大,以巨型尺度装置提醒当前建筑在尺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第二个视角为上下文——后现代中“文脉”一词被译为context。他回归context的原意“上下文”对其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在处理建筑与周边关系时“上下文”应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协调关系不是直白的形似,而应蕴含“上下文”的语义。

第三个视角为边界 ——建筑需要围合的空间和外界产生差别,这样才能区分建筑和建筑之外。他认为最简单的边界是平面,但建筑需要功能的实现和氛围的营造,因此其与环境的关系绝不止是一堵墙的关系。”

5.jpg

讲座的第二部分中,胡越以“边界”为点对建筑与环境的界限进行着重的探讨。胡越借助的“形态学矩阵”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形态的示意提取出建筑与环境相处方式的几何原型。他将建筑界面的几何原型划分为九种类型,即立方,柱廊,水平界面的模糊,内院式,保留轮廓,底层架空,掏空(保留框架),隐于自然(下沉),退出自然。接着,他对九种类型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结合建筑实例进行解读。

6.jpg

在北京建筑大学新校区学生综合服务楼项目中,他认为建筑师主要是基于建筑现实功能的考量进行构思。首先,为了实现多功能的无障碍大空间,方案采取了外墙与屋面的双向预应力结构,保证空间的高大、明亮和内部空间无柱开敞。其次,机电设备等的模块化能实现功能的自由转化。最后,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更多充满想象力的空间,他在外侧设计了一圈外廊,柱廊丰富界面产生模糊感同时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以停歇和交流的半室外空间。

7.jpg

这九种几何原型诠释了建筑形态从最初的隔绝自然到回归自然的递进过程,对于系统地认识建筑边界和重新理解建筑与自然的界限深有启发。

之后,褚冬竹和卢峰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感想。褚冬竹表示,这九个类型的划分是对建筑原型的回归同时也表达出人与自然关系逐渐递进的关系,从一开始最基本的立方体到人退出自然到让自然变成空间和环境的主角,这九个层次,层层递进,实现了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对于城市的理解进行了整体的串联。

卢峰认为将建筑先进行归类,再根据不同的情景按照实际的需要进行变化,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思路。这种思路能帮助我们在面对问题是很快的找到设计方向。

讲座进入尾声。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和主讲人进行积极的互动。

胡越就中国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性表达、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建筑师的情怀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启发了同学们的思维。


图:郑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