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讲座直击|学术研究热点探讨专题系列讲座《圆桌对谈——学科转型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探讨》顺利举行

日期 : 2021-01-04
摘要
2020年12月30日晚上,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青年学术委员会和研团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研究热点探讨专题系列讲座第四期《圆桌对谈—学科转型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探讨》在建筑城规学院5223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采用议题对谈形式,邀请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褚冬竹担任主持人。

2020年12月30日晚上,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青年学术委员会和研团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研究热点探讨专题系列讲座第四期《圆桌对谈—学科转型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探讨》在建筑城规学院5223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采用议题对谈形式,邀请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褚冬竹担任主持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谭少华教授、魏皓严教授、袁嘉副教授、重庆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冯驰、建筑城规学院弘深青年教师陈力然、讲师马明作为特邀嘉宾。全院30余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褚冬竹简要介绍了举办该系列讲座的初衷,他指出本次讲座旨在促进学院各专业的学术交流,实现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专业不同方向的学术思想碰撞,鼓励来自不同专业的老师就学科转型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发表看法和观点。在各位老师就自己的专业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后,讲座正式进入对谈环节。

1.jpg

对谈的第一个议题是“由己及人”,各位嘉宾以自己目前的学科方向为立场,谈谈学科转型背景下对其他两个学科发展前景的看法。谭少华认为面对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动荡,专业学者要勇于接受挑战。魏皓严认为建筑类专业都需要在科学化的大背景下,理解“科学思维”的内涵,他指出我们需要着眼于未来,避免“唯任务论”,同时他还强调了形态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袁嘉认为建规景专业需要引入系统性的科学思考,从更加完善的空间与组织尺度去发现国土空间科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并且尝试突破目前研究中的路径依赖。冯驰认为建筑类专业具有人文艺术情操,但是缺乏科学思维。陈力然从古代循环史观、进步主义史观和后现代史观三个阶段介绍了科学对历史观造成的影响。马明认为城市、景观都被普遍认为是资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去发挥最大的效能是建筑类专业未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jpg

3.jpg

4.jpg

对谈的第二个议题是“传统与内核”。在对谈中,谭少华强调了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等理性分析工具的重要性,他认为专业的内核需要在研讨数学与社会问题的联系中得到更新。马明认为建筑类学科是直面问题的学科,设计的灵感无法复制,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利用科学工具来为专业内核注入新的血液。陈力然认为建筑类学科需要满足多方的利益,是一门同时具有艺术性和社会性的学科,因此复杂性是建筑类学科的内核。冯驰则从建筑类本质是为人提供庇护的场所这一基本出发点阐述了专业的传统与内核。袁嘉认为准确定义学科的关键内涵是防止学科研究“空心化”的关键,既要从传统中回溯,也要从发展中探索。魏皓严强调了在历史迭代中看待建筑学科的重要性,根据已有知识创造未知之物是建筑类学科最应该思考的核心问题。

5.jpg

6.jpg

7.jpg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就嘉宾们热议的主题发表看法并提出疑问。老师们针对同学们所提出的“科学与设计的辩证关系、建筑类专业需求导向和引导导向的区别、未来建筑学科的转型方向”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独到评论和详细解答。师生的思想在讨论环节中激烈碰撞,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8.jpg

随后,褚冬竹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此次讲座的特邀嘉宾和参与同学们通过自由思考和讨论,提升了自我对于学科转型背景下建筑类专业的认知水平。最后,嘉宾们向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背景下学习的同学赠送寄语。师生合影留念后,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9.jpg

摄影:苏红、郑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