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肖铁岩教授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江南论坛”暨“高校思政课与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研讨会

日期 : 2018-03-31
摘要
2018年3月31日,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办,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江南论坛”暨“高校思政课与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研讨会在江南大学召开。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代)肖铁岩教授参加本次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2018年3月31日,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办,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江南论坛”暨“高校思政课与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研讨会在江南大学召开。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代)肖铁岩教授参加本次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为契入点,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作用,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思政课教学,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肖铁岩院长参加江南论坛1.jpg

肖铁岩教授和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委员、首都经贸大学党委书记冯培,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陈训威,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李梁等专家学者在专家报告阶段先后发言,就“为何要实现新技术与思政课的融合”、“如何实现由传统教师向互联网教师的转变”、“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的几个问题”、“更新职业素养适应新时代”等论题各抒己见。

肖铁岩教授在论坛上报告的题目为《更新职业素养,适应新的时代》。他提出用互联网重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他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境之一,是除了学校教室、课堂实体空间之外大学生的“第三课堂”。“第三课堂”是以新媒体为主要信息载体,信息传播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实施,学生主动或被动接受显性或隐性的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时代,大学生虽然身处校园,却借助于新媒体,得以几乎无限制地接受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成长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第三课堂”的出现使得意识形态斗争更为激烈,对此必须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用互联网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其理想形式就是要充分利用“键对键”的现代技术优势和“面对面”的传统教育教学经验,将“键对键”与“面对面”有机结合起来。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拓,《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查朱和,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韩喜平,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等与会嘉宾分别致辞,对本次会议如何利用新技术、拥抱“新时代”,实现思政课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表示高度肯定。

在交流研讨阶段,与会学者围绕“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进行了主题为“信息化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现象及其超越”、“基于MOOC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交流发言,分享了东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校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实践体验和心得感想。

来自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3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齐聚一堂,就如何使新媒体新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有效高度融合,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实现思政课教学“由全面施工到内部精装修”,使教学内容实起来、师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肖铁岩院长参加江南论坛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