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星期日讲座第一讲:吴波老师谈“沙磁文化”

日期 : 2018-04-15
摘要
2018年4月15日10时,星期日讲座本学期第一讲在综合楼126学术报告厅举行。正高级研究员吴波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主题为“沙磁文化讲坛”的精彩讲座。

2018年4月15日10时,星期日讲座本学期第一讲在综合楼126学术报告厅举行。正高级研究员吴波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主题为“沙磁文化讲坛”的精彩讲座。 讲座开始,吴波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沙磁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到抗战时期,发展到我们民族振兴的第一个转折点,就是沙磁文化。”在民国时期,重庆辛亥革命的中心位于沙坪坝;抗战爆发后,沙磁地区作为国民政府郊区办公处成为世界知名的地区。沙磁文化区不仅是抗战的核心区,也是领导全中国从衰落走向振兴坚实的基地。

 7.jpg

“许多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在这块土地上叱咤风云;许多在学术上历史上至关重要、影响深远的巅峰成果在这里诞生;许多影响或者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这里产生。”吴波老师如此评价沙磁文化区。他指出,陪都时期迁入沙磁区的重要学院有21所,占当时全国的50%以上;部级以上的国家级军政机关,在沙磁地区有46个;迁入的国家级重要报刊及民间各级报刊机构,占全国的80%以上。

沙磁文化区不仅是当时文化和艺术的中心,也是当时全中国的工业中心、科研中心。在当时的沙磁文化区,重要的冶金工业有12个,纺织工业16个,机械工业65个,教育用品工业15个,卷积工业7个,医疗化工33个,为抗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此外,沙磁文化区还是是人类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指挥部的核心区,为抗日战争及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老师介绍,重庆大学是建立沙磁文化区的倡导者之一。1936年12月,胡庶华先生在《重大校刊》第四期上公开发表《理想中的重庆市文化区》一文,率先提出在沙坪坝设立“重庆市文化区”的设想,是沙磁文化区的首倡者和主要创建者之一。在抗战过程中,重庆大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重庆大学的一些学生把抗战歌曲翻译成英文,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让全世界看到中华民族坚决抗战的精神。“就历史贡献来讲,重庆大学,在我心中是重千斤啊!”吴波老师感叹道,“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延续光荣传统,并且正确认识宝贵的学习生活”。

吴老师还回顾了沙磁文化的历史。五千年前大禹在巴蜀土著的帮助下完成了治水,他将妻儿寄放在磁器口,称作“托孤磁器”;治水成功后,大禹在歌乐山举行了庆典,唤为“庆典歌乐”。三千年前武王伐纣,有敢死队打败了商朝的军队,帮助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立下战功,受封巴子国,定都渝中,当时的国家级贸易市场就位于现在的磁器口。

沙磁文化在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关点,都有着重要作用。在讲座的最后,吴波老师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希望我们重庆大学的同学们,不负先辈的付出。我也相信我们这丰饶的土地,厚重的人文积淀,一定会是我们今后成功的助力”。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