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大学喜获2017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唯一特等奖和1项一等奖

日期 : 2018-07-10
摘要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发布2018年第11号公告,公布了获得2017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的114个项目。重庆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喜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这是本次华夏奖获奖项目中唯一一项特等奖,也是华夏奖自2003年设立以来第二个特等奖。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发布2018年第11号公告,公布了获得2017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的114个项目。重庆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喜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这是本次华夏奖获奖项目中唯一一项特等奖,也是华夏奖自2003年设立以来第二个特等奖。

由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何强教授主持,重庆大学、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同济大学联合申报的“三峡水库城镇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特等奖。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赵万民教授主持,重庆大学、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和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申报的“重庆山地历史文化城市(镇)保护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荣获一等奖。

“三峡水库城镇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针对三峡库区城市面源、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与小城镇污染源控制领域迫切需要攻克的科学技术难题,通过十余年潜心研究与应用,揭示了山地城市面源污染迁移转化规律、污水厂特细砂分布与去除机理、反硝化聚磷菌除磷机理、污泥与垃圾协同处理机制,开创了山地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突破了库区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技术、食品工业废水全流程处理工艺、山地小城镇污水处理等技术,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4件,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同时,成果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应用,为三峡水库水质安全提供了关键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

 图1.jpg

图1 三峡水库城镇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应用典型案例

赵万民教授带领的重庆大学山地人居环境科学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我国山地城乡规划建设的科学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在国家系列重点项目资助下,重庆大学等5家单位20年联合攻关,推进重庆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理论探索、技术创新、工程实践,为典型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建设做出重要科技贡献。

图2.jpg

图2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保护典型案例

该项目组成员较早开始了关于三峡库区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工作,清华大学博士论文研究《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1992-1996)专章讨论三峡库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续后,在1997年-2015年间,持续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住建部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等,其中,所形成的相当部分研究成果是关于重庆山地历史文化城市(镇)、三峡库区历史文化遗产、巴渝历史古镇的保护和规划、重庆市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和出版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如《山地人居环境七论》、《巴渝古镇系列研究》、《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等,多次组织召开全国山地历史文化保护的学术会议。多项关于重庆城市(镇)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项目,得到国家和省部级一等奖。

图3.jpg

图3  部分古镇研究系列书著

项目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街区、传统风貌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等不同层级保护工程100余项,编制保护规划、导则并推广应用,从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角度,深化和发展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学术思想,为重庆山地历史文化城市(镇)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华夏奖是原建设部科技进步奖,2003年度改设为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自2003年以来,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共产生了2项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