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公管学院赴甘肃康县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摘要
2018年7月18日上午,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后,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实践团抵达了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望关镇人民政府。在村干部人员的热情接待下,队员们在会议室的展览墙看到了望关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湛蓝的天空下,几朵洁白的云调皮地舒展自己的肢体。放眼望去,山高树茂,四面森林环合,郁郁葱葱,清秀挺拔,犹如一道道拔地而起的坚固围墙。走在田园阡陌上,可以听见清脆的鸟鸣声和阵阵蝉鸣,让酷暑的七月多了一丝凉意。

新农村建设绚烂壮阔,楞上村面貌焕然一新

当地村支书李华高兴地向队员们分享,“咱们镇的楞上村已经成功入围“2018中国最美村镇”的第一轮评比”从他满脸洋溢的笑容不难看出,这一定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评选。这份金灿灿又带点艰辛的喜悦,不仅仅来自比赛的入围名单,更是因为村庄的那一份蓝、那一份绿和那一份和谐是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曾经的楞上村呀垃圾遍地、杂草横生,污水直接排到我们家门前的小河沟,臭气熏天,道路一到下雨天就变成烂泥地,完全没办法走。”李华边说边带着我们来到在村史馆,陈列的照片清晰地展示了以前遍地危房带来的大量不必要的人员伤亡,频发自然灾害使参与作物种植的家庭颗粒无收,生活难以为继。

“不过现在可不同啦,来到我们村的人都连连称赞呢!”作为在村里生活了七十多年的老辈子,徐奶奶对现在村里的改变感触颇深。

的确,如今的楞上村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如今的楞上村,风光秀美,风景旖旎,无山不清、无水不秀,植被覆盖率高达70%。以花椒、核桃为主的产业快速发展,人民致富增收。扎实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7F2703C74617B2249844D8B8B39_DFFA1E17_19333.jpg

在与楞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华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本次参选“2018最美村镇”评比主要涉及三个奖项:乡村振兴奖、生态宜居奖和中国最美康养小镇。比赛的主旨为“发现村镇典范,再寻中国之强”,他相信,随着重庆大学公管管理学院的实践团的到来,当代大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为乡村发展献计献策,将会对楞上村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为楞上村最终赢得“2018中国最美村镇”称号添砖加瓦。

 扎根基层,心系乡村

2018年7月18日上午,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后,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实践团抵达了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望关镇人民政府。在村干部人员的热情接待下,队员们在会议室的展览墙看到了望关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从2011到2016,望关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大片大片的土地赤裸裸地呈现在地表的贫瘠村庄,到青山绿水环绕,文明祥和的桃花源,这每一次的改变,都见证了中国乡村的振兴和发展,见证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队员们都认真浏览,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座谈会上,全体乡镇政府领导班子对重庆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于队员们此次下乡实践,党委书记杨志康说,“应该鼓励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深入乡村、深入贫苦落后地区,了解基层社会的现实状况,深入调研,要将自己的所学运用于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随后,杨书记向队员们介绍说,2014年康县做出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陇上美丽乡村”的决策,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随之拉开。在国家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公益组织捐赠赞助、农民筹资筹劳等多方力量的帮助下,康县早已实现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好田园诗意。

 献言献策,让村民看得见水、望得见山

“村子里到处是青瓦白墙、绿树成荫,房屋鳞次栉比,随处可见娇艳的鲜花和蔓延的新绿,民风淳朴,村民们总是热情招待我们……这真的是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中国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啊!多希望一辈子可以留着这样美丽的地方”,实践团队员于李韬在走访楞上村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而楞上村党委在坚持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具体地理、经济、生态状况,重点实施了“四化、四改、四结合”工程。“四化”,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房屋亮化;“四改”,即改厕、改圈、改灶、改庭院;“四结合”,即把乡村清洁活动与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灾后重建后续项目建设、文明长廊建设相结合。

在跟随村干部走访调查后,队员们了解了楞上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开展情况。村里每年都在开展“治脏变绿”的绿化美化工作,改善村容面貌,打造了“青瓦、白墙、斜屋顶”的具有康县特色的房屋风貌并且逐渐完善了无公害卫生厕所、居民健身器材等利民便民的基础设施。

队员们发现,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村里可以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业,比如农家乐、民俗博物馆等,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将楞上村的传统农耕逐步转向以种植业为主、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浓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打造西北优秀旅游目的地。

907C31443ABAC2ADF637A14395F_588526FE_1F348.jpg

除了生态环境方面,实践团在广泛调研后还建议,应该充分调动起村民改造村庄的热情,加强宣传教育,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室和特色的农户空闲旧民宅建设村史馆等群众教育基地,展现村庄发展的巨大变化,宣传党的好政策,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党委书记听了实践团的意见后,表示在将来的乡村建设中会参考和借鉴这些宝贵的意见。

这些日子,在乡间、在田野,实践团不断走访、不断观察,从细微末节之处,去触摸中国最深处、最真实的动脉。贾樟柯导演曾说,“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到的人”,农村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付出了血淋淋的牺牲,但同时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中国经济腾飞,国富民强,但在遥远的西北的深山里,仍有一些贫困、落后的灵魂在呻吟,与东部都市霓虹般繁华虎啸龙吟。

作为青年,唯有积极调查,深入实践,付诸关注,才能让美好流淌在乡间。“实践活动终有休止,但实践精神必将永存,身处在象牙塔下的当代大学生除了在学堂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投身于社会实践也是弥足重要的。希望你们能将这份实践精神保持并发扬下去。”这是带队老师王丽娟对队员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