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大讲座】中国古典诗歌的“新”面貌

日期 : 2019-03-30
摘要
2019年3月30日上午,题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新’面貌”的重大讲座在重庆大学A区博雅小院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是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由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主办,邀请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顾彬(Wolfgang∵Kubin)先生主讲。

2019年3月30日上午,题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新’面貌”的重大讲座在重庆大学A区博雅小院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是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博雅学院主办,邀请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顾彬(Wolfgang Kubin)先生主讲,由高研院吴娇老师主持,吸引了许多校内外师生前来聆听、交流。

1_副本.png

顾彬教授首先从其学术生涯中的偶然性讲起,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李白与杜牧的诗歌而由神学哲学转向汉学的过程。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杜牧《盆池》中的“偷他一片天”均有其超前的哲学意义的发现。“孤帆远影碧空尽”令人思考“看不见的东西是否存在”的问题,“偷”显示出诗人观察事物角度的独特。这些诗句一方面显示出唐代诗人对于普遍情感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显示出唐诗引导读者思考人类终极问题的魅力。类似的例子还有杜牧的《赤壁》与《赠别》二首,“东风不与周郎便”提示读者,诗人已经注意到了历史的“偶然性”,并用诗意的语言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疑问——历史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如果当年没有那场东风、没有赤壁之战,历史还会发生吗?大乔、小乔的命运会发生改变吗?再者,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是集体的记忆还是个人的回忆?文献中的曹操与大乔、小乔眼中的曹操是一样的吗?这些问题,是以往中国文学研究者所不曾提出的,但却是德国哲学家热衷思考的。顾彬教授从德国现当代哲学出发,从中国古典诗歌中读出了其超越文学经典的“新”意义。

讲座中,顾彬教授充分肯定了当代作家裘小龙对鱼玄机诗歌的翻译,由此引出“翻译是建立在理解可能之上的创作”与“翻译的创作再次证明了理解的可能”的观点,并对“外国人是否能理解中国”的质疑进行了回应,指出“这不是中国人与外国人的问题,而是专家和专家的问题”。顾彬教授具体介绍了早期汉学家在翻译中国著作时遇见的诸多问题,比如需要借助日本汉学家的翻译进行二次翻译等,同时也十分犀利地指出了中国学者在学习德国研究成果时存在的局限,并为相关研究领域的中国学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他说:“在语言的深度里,一切都是可能的。”因为诗歌的语言与翻译的语言带来理解与再理解的可能,而一旦解决了理解的问题,合作与对话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顾彬教授介绍说,德国可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翻译国家,古今中外的书籍几乎都能在德国找到翻译本。德国重视翻译,并且充分认同翻译者需要文学的创作能力。中国的《诗经》《道德经》等经典,在德国都有新的全译本。在谈到为什么德国人重视翻译、重视历史与哲学时,顾彬教授无不沉重地说,这或许来自于德国人对于本国历史的反思,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过往惨痛的历史,所以需要求助于全世界的文化,也似乎很喜欢异域的文化。顾彬教授积极翻译中国作家的作品,从古典到现代、从诗歌到散文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的,由此需要开放交流的新视角,需要由外看内的合作与对话。

33_副本.jpg

顾彬教授的演讲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在提问环节中,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将讲座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拓展。师生共同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习与文学研究、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对白居易的借鉴等话题。对于在场大部分一直处于中国学术环境中学习的同学们来说,顾彬教授严谨而又深刻的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崭新的学术研究视角。整场两个小时的讲座就如同吴娇老师所总结的那样:“平和、生动、有趣,还伴随着一些尖锐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哲学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新思路。”同学们纷纷表示,经由这次讲座大家意识到,学术研究既需要立足自身扎实的学术基础,又要有面向世界目光的勇气,融汇对话,开辟传统经典的新天地。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