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文字斋讲座】第101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作者 : 博雅学院 刘辰

日期 : 2019-06-27
摘要
6月27日晚上,应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共和国研究中心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瑞芳老师在重庆大学A区文字斋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文字斋讲座。

2019年6月27日晚上,应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共和国研究中心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瑞芳老师在重庆大学A区文字斋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文字斋讲座。本次讲座由高研院学术副院长、共和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放春研究员主持。高研院、博雅学院部分师生及校外人士参加了本次讲座。

1.jpg

2.jpg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短短的7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也在这70年中不断加强,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次讲座,王瑞芳老师从国史的学科定位出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历史分期问题为基础,主要从八个方面来与大家探讨了国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首先,王瑞芳老师介绍了国史的学科定位及对国史的历史分期。国史是属于中国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史即是当代史已基本达成共识。作为断代史的一部分,对于国史的主线、主流及分期要有一定的认识。

国史的历史分期有四种不同的分期法。第一种是传统的六分法。即建国前七年1949.10—1956.09;1956.09—1966.05;1966.05—1976.10;1976—1992;1992—2012;2012—至今。王瑞芳老师提到不能就中国说中国,而是要将中国放在国际之中来看待,不能让中国游离在国际之外,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国史。第二种分法是四阶段分期法,即1949—1956年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时期及1976—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第三种分法是三阶段分期法,即1949—1956年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78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和十年文革时期以及1978—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第四种分法是两个历史时期分期法,即1949—1978年的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以及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

随后,王瑞芳老师从八个方面谈了国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中重点讲了三个方面。(一)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问题。土地改革分老区土改和新区土改,不能混为一谈。老区土改较粗糙但新区土改是在充分吸取老区土改经验教训之后谨慎开展的,做到了特殊地区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王瑞芳老师强调,在国史研究中我们要注意听到不同的声音,分清局部与整体。(二)关于抗美援朝战争问题,王瑞芳老师提到,历史是无法进行假设的,同时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用经济学成本和效益来衡量。(三)关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重点提到了人口变动问题。不同学者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动归为四类,但应注意人口减少分为正常减少与非正常减少,不能将两者混淆。政策出了问题应该正视、承认,不应过于纠结数字问题。

最后,王瑞芳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几点思考。王瑞芳老师指出,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正确的对待国家历史中的曲折和失误,同时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3.jpg

在提问环节中,现场师生积极提问。王瑞芳老师就“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及应对”、“改革开放在经济上的起因”、“如何看待反官僚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院系调整为高等教育格局带来的优缺点”等问题作了耐心细致的回答,使在场师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启发了国史研究的新思路。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