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讲座直击】场景:城市空间的美学品质

日期 : 2019-12-17
摘要
2019年12月17日晚上,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和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讲座——《场景:城市空间的美学品质》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国际会议厅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委会理事、社会地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吴军副教授。

2019年12月17日晚上,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和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讲座——《场景:城市空间的美学品质》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国际会议厅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委会理事、社会地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吴军副教授,同时邀请到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赵有声教授、建筑城规学院钱笑讲师作为对谈嘉宾。出席讲座的还有建筑城规学院规划系魏皓严教授、风景园林系谷光灿副教授以及顾媛媛、牟燕川等多位老师。建筑城规学院规划系黄瓴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

1.jpg

讲座现场师生合影

2.jpg

讲座现场

黄瓴向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吴军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经历以及在城市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吴军以《场景:城市空间的美学品质》为题,向大家分享他在场景、空间美学、城市文化、更新发展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jpg

黄瓴教授主持

4.jpg

吴军副教授在讲座中

一、为什么要谈“场景”?

吴军通过对比鬼城底特律的破产与钢铁巨人芝加哥的成功转型两个案例,表明 “场景理论”的产生源自于城市由工业向后工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之后,他详细地讲述了芝加哥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即在于从不同人群生活方式切入,建设丰富的舒适物系统,激发多元交流活动。由此,他引出“舒适物(amenity)”的内涵,即舒适感受、消费导向和文化意义,以及舒适物系统在判定地方消费品质上的重要意义。

二、什么是场景?关于空间的美学品质

吴军从电影的场景氛围入手引出 “空间美学品质”这一话题,并抛出疑问:规划师能不能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引导城市?接着,他向大家介绍了芝加哥学派给出的戏剧性、合理性、真实性三大场景分析类别,以及爱炫、迷人、睦邻、传统、卡里斯马、平等主义等15个场景分析维度。他巧妙地借用美学大师朱光潜《谈美》一书中的内容,将三大场景分析类别转译为中国意识形态中的真、善、美三个层面。最后,他通过讲解文化元素周期表中浪漫主义和雷诺阿包厢现象的内在机制,阐释“什么是文化、如何进行测量并与地方发展建立关联关系”这两个问题。

三、场景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吴军从城市发展现象着手,从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向老师同学们讲解了场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在发展动力层面,充满文化意义的消费空间有利于刺激消费,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在动力来源层面,场景可以吸引高级人力资本,推动后工业城市增长发展;在社会交往层面,场景能够将人们从家中吸引出来,增加非正式交往,促进创新创意发展;在行为引导层面,社区场景营造有利于引导和发扬公益、公德、互助的睦邻精神。

在讲解完场景研究的内容之后,吴军还为大家拓展介绍了芝加哥学派的相关知识,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以及新芝加哥学派的研究理念等。

5.jpg

吴军副教授回答问题

6.jpg

讲座现场

演讲结束后,吴军、赵有声、黄瓴、钱笑对城市场景和空间美学的相关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场景理论的现实意义、芝加哥学派的研究特点、真善美三大场景类型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其中,赵有声教授通过讲述中国园林的发展与意义,阐明场景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黄瓴特别提到对于重庆的场景营造而言,三大场景分析类型可以拓展为“真善美特”四种类型。

7.jpg

赵有声教授分享观点

8.jpg

钱笑老师分享观点

9.jpg

魏皓严教授提问

10.jpg

现场同学积极提问

11.jpg

现场同学积极提问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看待目前行业内推行网红爆点打卡的现象、场景如何顺应时代审美变化、市场经营者如何与城市发展结合等问题,几位教授都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摄影:邓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