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博雅学院举办题为“‘编年’与‘诗史’——鲁迅晚期杂文再解读”的“重大讲座”

日期 : 2017-06-13
摘要
2017年6月13日晚7:00,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批评理论中心主任张旭东在文字斋报告厅做了题为“‘编年’与‘诗史’——鲁迅晚期杂文再解读”的“重大讲座”讲座。

2017年6月13日晚7:00,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批评理论中心主任张旭东在文字斋报告厅做了题为“‘编年’与‘诗史’——鲁迅晚期杂文再解读”的“重大讲座”讲座。此次讲座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邹羽担任主持人,讲座的听众包括高研院、博雅学院部分师生及校内外文学爱好者。

IMG_2704_副本_副本.jpg

张旭东教授提出三点假设。首先,鲁迅的成就主要是他作为文学家的成就;其次,鲁迅是一位现代主义者而不只是一位现实主义者;第三,鲁迅文学的根本价值集中在他的杂文写作上。围绕以上三点内容,张旭东教授以《且介亭杂文》的序言破题,分析了鲁迅意义上的“杂”与“文”和两者的关系,即由“杂”入“史”,由“史”入“诗”,以及“文”的“诗史”特征。随后,张旭东教授以《伪自由书》为例深入探讨鲁迅的写作方式,并通过《三闲集/怎么写》,进一步提出杂文是一种以政治性为外表的文体形式,以此把鲁迅意识和鲁迅的写作方式结合起来。接着,张旭东教授谈到“危机”概念,认为杂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危机状态的表现。最后,他提出鲁迅杂文的现代性,即以对抗资产阶级文学体制为特色的“反文学概念”和“反文学史”的倾向,使听众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鲁迅杂文的重要实验意义。

10.jpg

在讲座的提问环节,同学们根据讲座内容,结合自身知识,针对鲁迅杂文的历史地位以及鲁迅在他三十年代的杂文创作之后有否向其他文体发展的可能等问题进行提问。张旭东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使听众们受益匪浅。在场的教师们也就鲁迅杂文现象展开激烈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