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立德树人】蔡开勇:对科研的热情始终不灭

日期 : 2017-07-05
摘要
人才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战略布局,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多次专题研究人才问题。经宣传部与人事处、社科处、科技处、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共同协商,拟定了学校典型教师宣传建议名单,宣传部组织人员进行采访并根据成稿先后陆续推出优秀教师系列访谈。

提起关节炎这种在中老年人群中的高发疾病,很多人并不陌生。你可能不知道,在三甲医院中,95%以上的人工关节都依赖进口,光成本就高达十万元。如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降低成本,使更多患者受益是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蔡开勇和团队要解决的问题。 

蔡1_副本.jpg

生物材料助力解决医学难题

据介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相对复杂,而它的使用周期一般只有12到15年,所以术后患者将有再次面临置换手术的风险。“如果能把使用寿命延长到三十年,那么做一次手术就够了。”蔡开勇说。他和团队的主攻方向就是人工关节的基础研究——如何更好地激活成骨细胞功能,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应用在癌症治疗领域的纳米药物控释系统也是蔡开勇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纳米颗粒把药送到肿瘤中,增强杀死癌细胞的效果,从而控制癌细胞发展,实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的目的。

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生物材料都在无形中发挥着作用。治疗疾病并非只是医学课题,成功的科研成果往往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而蔡开勇本人也是学科交叉研究的受益者。

 

专业方向几经更改,只为兴趣所在

化学、化工、生物材料,从本科到博士,每一阶段他都随着研究方向和兴趣的不同转变专业方向。“做科研从来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它对我来说就是兴趣所在,全力以赴把兴趣做好,自然会获得机会。“蔡开勇说。

蔡开勇在研究生期间非常努力,由于能力突出,导师希望他留下来。然而蔡开勇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始终在科学领域,所以婉言拒绝了这个工作机会选择考博。

当时,专业扎实的他同时考取了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博士——一个是北京理工大学阻燃塑料材料专业,一个是天津大学的生物材料专业。不同的方向是两种不同的未来,选热门还是选爱好?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当时更喜欢生物材料,而且挑战比较大。”蔡开勇说。就这样,当初的选择奠定了以后的科研方向。直到今天,他依旧对生物材料领域保持着不败的热情。即使在家,只要在看材料,常常能一坐一整天。每天十二三小时的枯燥工作对研究者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而蔡开勇却说:“看文献是件很愉快的事。”因为他在文献中总能发现新观点,新思路,甚至有时会拍案叫绝。


蔡2_副本.jpg 

专业背景空白?只有咬牙坚持研究

科研之路并非有兴趣和努力就能一帆风顺。读完博的蔡开勇一度非常迷茫,这时导师对他说:“小蔡,你到哪里我都放心。你是有能力的人,好好想想就会明白的。”导师的开导让他豁然开朗,想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有更宽广的视野。

走出迷茫的困局,蔡开勇前往德国做博士后研究,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他。机缘巧合,一位德国的教授偶然看到他的文章,便邀请他进入自己的医用金属研究课题组。刚开始,完全没有相关研究背景的蔡开勇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艰难,但是既然已经选择,就不能以“做不了”为由逃脱,只能咬牙坚持下来。“人生总要面对一些挑战,机遇也没有好坏之分,结果如何取决于你如何对待挑战。”蔡开勇说道。坚持和努力终究让挑战变成机遇,不仅后来获评“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和一系列成果都与这项课题有关,甚至现在研究的若干国家重大项目都是与医用金属相关的。

 

被引186次的论文竟来自一个“没有意义”的实验

在德国期间,蔡开勇的一项研究中涉及材料表面的拓扑结构研究。由于拓扑结构会影响蛋白质吸附,因此他希望找到一个极限——究竟是哪一层拓扑结构在影响蛋白质吸附,而蛋白吸附如何对细胞产生影响。使用各种实验手段后,他始终没有发现有影响关系。导师让蔡开勇把研究过程写成文章,“没有获得实质性结果写出来肯定没有意义”,他以此为由拒绝了导师的要求。

没想到导师却严肃地说,只关注有意义的结果可不是科学。这句话让蔡开勇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果然,文章一投稿便很快被期刊的主编相中,成为蔡开勇发表过的一百多篇文章中完全没有被期刊修改的两篇之一。12年过去,它已经被引用了186次。虽然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不高,但文章的影响因子却是它的三倍。

蔡开勇常常以此为例告诫学生,做实验总希望得到一个跟预期相符的正面结果,但并非只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才有价值,往往科学的精髓就蕴含在探索过程中。


 蔡3_副本.jpg

“学术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蔡开勇不仅在学术上有很强的驾驭能力,更为人低调严谨,从不在学术上恃高凌下。他常说,学术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有学生或同事向他请教论文的写作技巧,他不仅会耐心地回答,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的闪光点和不足,给出中肯的修改建议。而遇到不懂的领域,他也会向团队中的学生“请教”,“老师向学生请教总是会受到优待,他们会知无不言。”蔡开勇笑着说。他还常常鼓励学院年轻老师走出校门,并借助自身的学术影响力积极推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实验室,蔡开勇不要求学生打卡,甚至如果学生哪天心情不好都可以不来。看似放松的要求,其实是另一种“严格”——一旦走进实验室,就必须有好状态。不论是实验前的方案设计、器材的准备还是实验的步骤,他都会严格要求;而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他却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蔡4_副本.jpg

不强制要求学生“听话”,鼓励学术自由

蔡开勇给予他们相当自由的学术空间,从来不强制要求学生按照导师的思路做研究。课题组组会时,他往往只是循序渐进地提问,鼓励学生要勇于创新并支持学生自由的拓展研究方向,制定实验方案时常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深化他们提出的科研问题。

这样开放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了很多学生,现在生命科学学院任教的“百人计划”青年学者罗忠就是其中之一。和导师相处10余年,深受他的影响。刚到南洋理工大学时,蔡开勇还在和他通宵修改论文,那时他在新加坡,妻子在家中,蔡开勇在自己的书房,三个人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在QQ上互相讨论、争论,一条一条地回答审稿人的意见,直到天亮后才把文章投了出去。

“蔡老师把我引进了科学这个大门,教会我怎么读文献、怎么做科研以及如何科学安排时间,这种培养方式和工作态度,深深的影响了我。”罗忠说。

 

蔡开勇书房中挂着“天道酬勤”几个大字,这是他对学生的忠告,也是他对自己的时刻警醒。因为勤奋而获得机遇,不惧挑战所以有更广阔的视野。这就是蔡开勇,一位对科研事业始终热情不灭的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