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为慈善保驾护航

日期 : 2016-03-18
摘要
两会召开之际,常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论坛等社交平台中转发如下内容:由某人的个人需求而发起的募捐是否屡见不鲜?是否有时会处于因同情欲略尽绵薄之力而又担心上当受骗的两难之境?是否曾担心慈善机构弄虚作假?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慈善法草案》中寻找到答案。

两会召开之际,常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论坛等社交平台中转发如下内容:由某人的个人需求而发起的募捐是否屡见不鲜?是否有时会处于因同情欲略尽绵薄之力而又担心上当受骗的两难之境?是否曾担心慈善机构弄虚作假?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慈善法草案》中寻找到答案。

3月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习近平主席与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听取了关于《慈善法草案》的说明。2009年11月2日中国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表示中国《慈善法》已通过民政部送达国务院。这是法律的起草工作进入重要阶段以来首次提请人大审议。
慈善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人民的富足安乐。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做慈善,即表明人民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之上开始有更高的精神需求,慈善便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绝佳机会。
       《慈善法》的出台是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又一大进步。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慈善法》还对慈善的定义进行了升华,区分了帮助个人等类型的小慈善和环境事业领域的大慈善。
       《慈善法》法的出台无疑是及时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慈善事业也发展迅猛:2009年慈善捐赠已达509亿,到2014年已经超过1000亿。但与美英等发达国家仍相去甚远,我国仍需扩大慈善的号召。但是正在慈善这棵树越来越茂盛之时,一系列如“郭美美事件”、天津女谎称父亲葬身大爆炸中发起募捐等伪慈善事件开始出现,这些伪慈善事件不仅反映了无法可依的问题,更让人害怕的是其降低了慈善的社会公信力。慈善一直都是靠着人民的良知,善心而产生的行为,一直都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慈善组织或个人的一些慈善行为,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利用法律空缺来达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假慈善事件。而《慈善法》便是这棵树的“医生”,他不仅起了“医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会教会人民该如何去做慈善。
       《慈善法》是通过立法途径来达到慈善透明的目的,可是随之也会带来些许问题。比如企业做慈善不仅仅只是通过慈善提升公司的社会公信力,在这其中可能有部分企业不愿让他人的知晓的利害关系,立法必然使之流程符规、公开,从而使《慈善法》的推行产生不小的阻力。另外,赠与税问题也是一大不可小觑的阻力。
        但是,我们相信,当《草案》通过,最终确立颁布《慈善法》之后,通过国家和人民的不断努力,不断地改进完善这部大法,我国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将做善事当做是己任。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