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大学开展协同创新为山地城镇建设筑牢安全防灾屏障

日期 : 2015-12-11
摘要
2015年12月11日的《重庆日报》以《打通产学研融通壁垒——重庆大学开展协同创新为山地城镇建设筑牢安全防灾屏障》用半版的篇幅报道了由学校牵头组建的“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认为该中心是因地制宜的防灾减灾科学“样本”、具有多方共建的协同创新灵活机制、探索量身打造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报道一经刊发,人民网、网易等网络主流媒体作了转载。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打通产学研融通壁

2015年12月11日的《重庆日报》以《打通产学研融通壁垒——重庆大学开展协同创新为山地城镇建设筑牢安全防灾屏障》用半版的篇幅报道了由学校牵头组建的“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认为该中心是因地制宜的防灾减灾科学“样本”、具有多方共建的协同创新灵活机制、探索量身打造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报道一经刊发,人民网、网易等网络主流媒体作了转载。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打通产学研融通壁垒——重庆大学开展协同创新为山地城镇建设筑牢安全防灾屏障

1.jpg

核心提示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需求。然而,我国山地区域占陆地国土面积的69%,人口约为全国人口的一半,城镇化水平却严重滞后,且地震、滑坡、生态等灾害频发,山地城镇建设面临着严峻的建设安全与灾害防治问题。

“安全与防灾”是山地城镇建设中的“拦路虎”,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涉及技术标准、学科建设、产业转化等众多领域,单独一方难以胜任,迫切需要联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完成。

而由重庆大学牵头组建的“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中心”以建设“集约、安全、先进、绿色”的新型山地城镇群为目标,通过大力整合多方优势资源,筑起了一道山地城镇建设安全防灾的保护屏障。

因地制宜的防灾减灾科学“样本”

以重庆大学牵头成立的“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中心”有何优势?为何会选择由重庆大学牵头?

事实上,重庆集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山地城镇环境集中、复杂。“以重庆的山地城镇建设为研究对象在我国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其研究成果能够辐射到云、贵、川等山地城镇集中区域。”中心负责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刘汉龙教授说,同时也为我国山地城镇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样本”。

高校具有科研和人才的强大优势,各院校在建筑领域内的“专攻”方向也不一样。山地城镇建设刚好是重庆大学所擅长和研究多年的领域。重庆大学在该领域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拥有一批山地城镇建设研究的专家学者,已制定了一系列山地城镇建设的相关行业规范,建立起完善的研究体系和拥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牵头协同创新中心的过程中能够因地制宜的发挥更大作用。

协同创新是多主体、共同针对共性技术、企业发展问题等,整合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的力量进行共同攻坚。

中心集合了山地城镇建设领域国际知名的教育科研机构和工程建设企业,包括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核心协同单位,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伦敦大学学院、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等10家机构作为主要参与单位。

“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依托自身教育科研资源,培养适应山地城镇建设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开展相关基础和应用性研究工作。”刘汉龙说。科研院所主要承担技术研发和转化、标准制定等任务,企业则承担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推广等工作,同时协助高校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和学科建设。

多方共建的协同创新灵活机制

瞄准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需求与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目标,中心开展了“规划、设计、建造与管理”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研究,在山地城镇生态规划、山地城镇防灾减灾、山地城镇环境安全、山地城镇绿色建造、山地城镇建设管理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集成技术。

山地城镇建设因其复杂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从规划设计开始,就注定“与众不同”。例如,建筑地点的选择尤其要避开地质断裂带,采用隔震减震结构增加抗震性。由于山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因此施工中还要注意节能减排,环保施工,在绿色建筑上下功夫。

依托自身科研资源,重庆大学在山地城镇的安全与防灾上不断有新的突破与创新。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新成果运用到实践中?企业就成为了最好的实践平台。

“我们在江北嘴CBD的超高层施工中,就运用到了重大针对山地城镇建设开发设计的‘高边坡防护设计方案’。”中建三局成都公司(重庆)总工戴超介绍。针对新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企业会进行适时监测,并把监测数据反馈给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规范。

由于协同创新多主体的特性,为便于成员间的管理,中心成立了管理委员会,从核心单位到外围单位都指派有专人参加。下设了行政管理部门和6大科研平台,以保证中心的正常运行。

成员之间的互动打破了各个单位间的“自我”行为,也避免了封闭的“小作坊”式工作模式,给予中心成长培育了更加适合的“土壤”。

量身打造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在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流动是创新系统健康运行的动脉。中心各主体利用各自优势形成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领域重大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创新和建设标准体系的孵化基地与推广平台,提升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综合创新能力。

其中重庆大学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建班”,为山地城镇建设“量身打造”专业人才。

“之所以选择与中建公司合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了最先进的行业技术,能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接受二次培训的适应期。”刘汉龙说,时下建筑施工中最先进的BIM技术就是“中建班”的教学内容之一。它广泛运用于各个重大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利用三维动画的方式,把施工中的各个步骤、节点像“说明书”一样呈现。江北机场T3航站楼、江北嘴CBD广场等均采用该项技术,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下一步,这种技术也将被引入到高校教学中,也为高校开展学科和人才建设指引了方向。

另一方面,与高校的合作能为企业员工提供晋升学位和职后培训。“重大在山地城镇建设方面拥有一流的专家和科研资源,其理论和技术成果运用在实际施工中,也为我们企业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中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重大科学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是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针对三峡库区沿线消落带的稳固性和美观,中心研制了“消落带景观区”的建设方案。通过景观建设加固水土,防止滑坡、泥石流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结合当地的文化制作景观带,起到了很到的文化传承和美化效果。

【链接】在深度合作中加大成果转换

围绕山地城镇建设中的安全与防灾,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发挥各自作用,在深度合作中加大成果转换。其中,还有一大“隐形”主体就是地方政府。

在重庆市、四川省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在西南地区建立了以“城-镇-村”综合性示范基地为主体,“园-区”功能性组团基地为补充的“3+x”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基地。

其中,“城-镇-村”为综合性示范基地,以此创建山地城镇安全与防灾领域最具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基地和新型技术的示范推广平台,建成符合“集约、安全、先进、绿色”要求的典范性山地城镇。

“X”则为示范园或示范区,是在城镇特殊功能区域开展专项科技成果展示与推广。中心目前选定了重庆园博园和江北嘴CBD区域,开展山地城镇特色水环境保护技术和城镇立体交通综合安全技术的示范。

自2012年以来,中心还分别与武隆、万州、云阳、巫山等区县签署合作协议,在各地开展村镇规划、低碳绿色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址灾害防治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合作,并为其城镇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