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大学王贵学教授当选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

日期 : 2016-03-05
摘要
在刚刚结束的“第13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生命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重庆)”上,我校王贵学教授当选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八届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刚刚结束的“第13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生命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重庆)”上,我校王贵学教授当选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八届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此次当选常务理事的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国家卫生和计生委老年医学研究所等单位的24位专家学者;当选副主任委员的有来自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科大学等单位的5位专家学者。

王贵学教授曾是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也是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第六届委员、第七届副主任委员。

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的50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出席了“第13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生命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重庆)”,参会人员对动脉硬化性疾病领域的基础科学与临床问题及相关生命科学前沿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

王贵学教授是本次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之一,也是大会组委会第一主席,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以“血流动力学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局灶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为题做了大会特邀报告。报告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血流动力学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影响,从数值模拟、离体实验及在体动物实验阐释了动脉粥样硬化局灶性形成的血流动力学成因。第二部分内容从血流动力学对易损斑块形成的影响研究展开,提出血管新生是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在高切应力区域的重要因素的科学假设,阐述了Id1-p53调控整合素β1和细胞骨架进而调控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为斑块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考。最后一部分内容包括新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斑马鱼),并创新性地研究了血流动力学对斑马鱼血管发育的影响,找到关键的调控基因,这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进入本世纪以来,由动脉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民众的头号杀手。据《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在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中,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合计占44.27%(城市)和45.31%(农村),均居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首位。死亡人数相当于每10天发生一次汶川大地震!

重庆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团队在王贵学教授带领下,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生命科学前沿、从生物力学视角切入,探寻力学微环境下血管发生、发育以及血管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基于其关键机制,形成针对血管动脉硬化疾病检测、诊断、修复与治疗关键技术;围绕其关键技术,开发面向血管疾病的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疗关键产品如血管内支架、人工血管等,并建立相关产品的标准。研发工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等资助;先后获批建设重庆市血管植入物工程实验室、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重庆)、血管植入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等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基地。重庆大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