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开幕

第四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学术研讨会开幕

 

2014年11月7日至9日,第四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学术研讨会于重庆丽苑大酒店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工程院周丰峻院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工程学院楚剑教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刘汉龙教授及全国各高等院校的专家代表共24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大会举行60场学术报告,其中包括18场特邀报告,42场专题报告。重点探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岩土工程主要问题,以期为全国从事环境岩土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学者和工程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研讨我国在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及自然灾害下引起的各种环境岩土问题,展示环境岩土工程和土工合成材料方面的发展,以推动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中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全文

有话专家说

周丰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先,周丰峻院士对巫山穿洞危岩问题作了简单介绍,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式及关键解决技术。紧接着,他介绍了深圳—广州—中山跨珠江通道全隧等工程方案。接下来,他提出地下管道修复市政工程与隧道突发涌水治理的问题,介绍其相关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然后他讲解了大型水电工程边坡加固技术并介绍了部分超长大跨度海底隧道的做法。接着他同大家分享了离岸混凝土工程技术发展前景并在最后同大家交流他在芬兰国际隧道大会发展地下空间的新方法和关键技术。

专家介绍

左按钮 右按钮

周丰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丰峻,男,1938年七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总参工程兵第三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河南科技大学兼职院士,防护工程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和主持防护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于爆炸效应试验、爆炸理论计算以及防护工程抗冲击爆炸作用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开创性的研究,对防护工程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主持开展的防护工程发展目标研究和防护工程技术专著编著工作为防护工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与清华大学合作编写的《基坑土钉支扩技术规程》已公开发行,在军内外发表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四次荣立三等功。周丰峻院士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楚剑

教授

楚剑,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工程学院James M. Hoover首席科学家。他长期致力于土的工程性质、岩土试验、地基处理和沿海减灾和防灾技术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280余篇,主持多项来自政府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并于2004年荣获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颁发的R. M. Quigley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应变路径实验方法,并首次将该方法用于土的应变软化和失稳问题中,统一地揭示了土的应变软化和失稳的机理。首次揭示了土在排水条件下的失稳现象和砂土流滑的机理,为砂土的液化和滑坡问题提出了更好的设计依据。该成果于2004年荣获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颁发的R. M. Quigley奖。在国际上领先研究生物水泥并首创将微生物气体用于消除液化灾害的方法。研制了真三轴仪,平面应变仪,空心扭剪仪,固结仪,和塑料排水板量测仪等,并将其应用在研究和工程。

刘汉龙

教授

刘汉龙,男,1964年3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土木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动力学与土石坝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与环境岩土力学与减灾工程。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Performance of a Geogrid-Reinforced and Pile-Supported Highway Embankment over Soft Clay”等学术论文180多篇,主编或参编专著及规程6部,以第一申请人获得国家专利32项。主要科研项目有“高土石坝静、动力学特性与应力变形分析”、“高应力及复杂加载条件下土石料工程特性试验研究”等国家重点项目。获“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等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先后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生49名,硕士生38名。

白晓红

教授

白晓红,女,1959年11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国际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人,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主持与参加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研项目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Study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different column regidities”等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4部。主要科研项目有“中国黄土的微观结构与湿陷性”、“桩体加固液化砂土作用机理的试验研究(50578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等国家重点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专利发明专利1项。先后培养岩土工程博士生8名,硕士生43名。

蔡袁强

教授

蔡袁强,男,1965年10月出生,浙江诸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温州大学校长。《振动工程学报》编委、《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副主编、《工程设计学报》编委、建筑振动工程学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工程学、土动力学、地基处理。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杭州钱塘江城市防洪堤地基液化稳定及抗震分析等大型重要工程的设计、监测、试验和咨询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录用和发表“Vertical vibrations of a rigid foundation embedded in a poroelastic half space”等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EI收录约60篇。主要科研项目有“饱和土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浅源近场地震下饱和软粘土地基动力响应试验研究”等。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培养博士12名、硕士30余名。

陈洪凯

教授

陈洪凯,男,1964年生,重庆江津人。在我国开辟了公路泥石流和危岩崩塌两个研究方向,系统构建了公路泥石流和危岩崩塌减灾理论与技术体系,独立编撰了国内首部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指南和国内首部危岩崩塌防治工程设计规范。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工程实用性,在我国西部山区公路、城镇及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建设及应急防灾减灾中大量推广应用,确保了6000多公里干线公路畅通、50多万三峡库区移民生命、 财产和营运安全。2007年迄今重庆大学博士后。从事动力地貌学、山地灾害演变、安全警报与减灾技术研究。荣获第二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银奖(2002年)。兼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分会副会长。总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220余篇(SCI收录6篇、EI收录40篇)。

邓建辉

教授

邓建辉,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965年8月出生。曾先后工作于冶金工业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任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滑坡灾害方向组责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访问加拿大Alberta大学,从事水库岸坡稳定与泥石流研究,任加拿大Alberta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地面岩石工程专委会秘书长,湖北省岩石力学学会理事,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两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EI收录论文15篇。论文“J.H.Deng, C.F.Lee, and X.R.G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sturbed zone in a large rock excavation for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获得2001年《加拿大岩土工程学报》最佳论文提名奖。2002年获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称号,并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优秀科技奖。

杜修力

教授

杜修力 ,男,1963年1月生,四川广安人,博士、长江学者、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一级地震安评工程师。研究领域涉及建筑结构抗震、水工结构抗震、重大工程结构和设备抗震、强震地面运动、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计算力学方法、结构损伤诊断等方向。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三十多个纵向科研项目研究,在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淤积泥砂对垂直地运动作用时刚性坝面动压力的影响”等论文150余篇,撰写著作二部;发表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50余篇。主要科研项目有“复杂介质条件下波动正反演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现代预应力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技术研究”等。获“拱坝动力非线性分析和试验研究及其工程应用”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

高广运

教授

高广运,男,1961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动力学与环境土工、桩基与深基础等。主持和主要参加了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和ISTP检索论文22篇,主编或参编专著译著8部。主要科研项目有“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防治对策研究”、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线路下部结构形式优化研究”等国家重点项目。获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质奖和优秀论文奖6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和优秀论文奖7次。

胡黎明

教授

胡黎明,男,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TC215)委员, 亚洲区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ATC17)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岩土工程、近海岩土工程、土工建筑物与基础工程。主要科研项目有“软土地基的电渗固结理论研究与模型试验”、“不溶性有机污染物在非饱和土体中迁移的离心试验研究”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rine Clay under Wave Loading”等学术论文多篇。2007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

蒋树屏

教授

蒋树屏,男,1951年10月生, 教授、博士,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交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交通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持过“隧道围岩稳定非确定性反分析的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扁坦公路隧道施工力学与方法的研究”、“特长公路隧道纵向送排式组合通风技术的研究”等22项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大梅沙隧道施工力学响应及施工方法的研究”等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一等奖3项,广东省科技一等奖一项,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刘东燕

教授

刘东燕,男,1959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重庆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工程师基础考试专家组成员,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建设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普通高等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文核心期刊《高等建筑教育》主编。公开发表教研论文15篇,主编教材2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致力于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岩土工程等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20余篇,主编科研文集1部。

刘新荣

教授

刘新荣,男,1969年2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注册一级安全评价师、高级爆破工程师和隧道检测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治技术、隧道与地下工程稳定性、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并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重庆青年科技奖”、“ 重庆青年科技创新奖杰出奖”等奖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发表学术论 文2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129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主要从事岩土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安全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已培养博士后4人;培养博士25人(其中单独指导16人、作为副导师协助指导5人、送日本联合培养4人);培养硕士58人,其中获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2篇。

缪林昌

教授

缪林昌,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盟盟员,1961年5月生,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ISSMGE) ,江苏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现执教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主要从事软土固结与流变变形特性、隧道与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与灾害评价、非饱和膨胀土力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工程咨询和应用项目20余项,在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SCE),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Engineering Geology、Marine Georesources and Geotechnology、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70余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SCI论文引用30余次,主编、参编教材4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次,获得发明专利6项(授权)、实用专利2项(授权)。

王铁行

教授

王铁行,1968年1月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第六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等8项,主编著作7部,在中国科学(中英)、土木工程学报、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40篇。负责完成了多项建筑物的地基加固工程、人工地基检测、岩土工程勘察和桥涵施工任务,参加多项工程的技术咨询和 方案论证工作。主要进行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岩土工程水热力及其耦合问题、地基与路基病害机理及处治对策等方面研究。

张孟喜

教授

张孟喜,男,1963年生,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教授,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副系主任,英国Exeter大学Visiting Professo。担任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IGS) 中国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常务理事、加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 土工程分会环境土工专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岩土工程学报》、《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等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土工加筋技术、隧道及地下结构、路基工程。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项目与横向技术开发等科研项目 20余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先后在“Geotextile and Geomembranes”“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 “中国科学”、“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性刊物、国际会议及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篇 (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60篇/次),出版专著、教材4部。主要科研项目有“软土地层多线叠交盾构隧道施工的微扰动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等重要项目。获得“立体加筋土”、“饱和加筋粘土三轴试验制样模具”等多项国家专利。 在指导的博士后、研究生中,已有博士后出站3名、博士生毕业7名、硕士生毕业35名。

周丰峻

周丰峻,男,1938年七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总参工程兵第三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河南科技大学兼职院士,防护工程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和主持防护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于爆炸效应试验、爆炸理论计算以及防护工程抗冲击爆炸作用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开创性的研究,对防护工程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主持开展的防护工程发展目标研究和防护工程技术专著编著工作为防护工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与清华大学合作编写的《基坑土钉支扩技术规程》已公开发行,在军内外发表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四次荣立三等功。周丰峻院士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专家访谈

浙江大学蔡袁强教授这次对应力主轴变化下各向异性砂土变形特性做了详细的报告,考虑的是在周期性动力荷载下,例如高铁、地铁运行,机场飞机起飞等,出现的主应力旋转的特性。实际应用在沿海地区的砂土等软质黏土的地基情况下,更加精确的计算地基沉降等工程问题。

很多同学去美国读研,同时对日后是否应留在国外工作感到疑惑。楚剑教授表示,现在土木学子更适合回国工作。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他们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能参与大型建设的项目也已经不多了,所以很难有机会来锻炼自己。

特邀专家缪林昌教授的本科是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学习,后分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理学硕士及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工学博士学位。谈到所学专业,缪教授娓娓道来,最初因工作需要和工程实践,常常涉及相关岩土知识,后来他将最初地球物理探测的多解性研究转变为岩土工程的确定性研究,从此与岩土工程结下深缘。

太原理工大学白晓红教授作为与会专家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出现在报告台时令人眼前一亮。提起自己刚入行时的经历,她听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能吃得了这个苦吗”。但白教授认为,每个行业女同志做事情都比男同志更难更累,这是毋庸置疑的,只要肯钻研,肯吃苦,处理好个人与工作、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女同志不比男同志做得差,同样可以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随着社会发展,白教授也欣喜地发现,整个行业中女性开始多起来,尤其是女博士数量在逐渐增加,未来女性可能会在行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重庆交通大学陈洪凯教授作为我国公路泥石流和危岩崩塌两个研究方向的开创者,为我国西部公路以及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的防灾减灾解决了重要问题。他说:“关于三峡移民,他们会往山上搬,而山上地质很差,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危岩和泥石流的问题,他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就不能得到保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小视。”陈洪凯教授的研究成果解决了50多万三峡库区移民的生命、财产和营运安全。

四川大学教授陈教授近年来负责了很多科研项目,她说,做科研需要的就是严谨,吃苦耐劳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同时,陈教授也要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她强调,做老师是一个良心活,师德是首要的,做好老师的同时还要平衡好科研和教学,协调时间。陈教授说,学生首要的就是一个“学”字,现在大学硬件设施,平台都很好,如果能充分抓住学校的资源学习完善自我,那么对以后的成长肯定大有裨益,夯实的基础是成功的前提。

谈到对将来有志于在科学研究方面从业的本科生的建议,东南大学邓永锋教授则显得语重心长。他认为本科阶段一定要积极得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体系。他谈到以往国内外的大科学家往往都是涉猎广泛,能够博采众家之长,所以他认为学生应当去广泛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具备更加长远的眼光。

在采访中,同济大学冯世进教授多次提到一个关键词——实践。他强调道,只有通过实践,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才能发现问题。在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时,冯教授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让学生产生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教育、评价机制,也一定要与国际接轨。唯有获得国际认同,才能有正确的自我定位,才能够不断进步。

在会议中,同济大学高广运教授对静动荷载作用下采空区地表变形研究进行综述。采空区的地表变形会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对于防患于未然避免灾害的发生,高教授在采访中画出简图给予记者详细的解答。他指出有两种方式:可以采取爆破方式使采空区地表塌陷;或者进行治理,要避免在地表沉降差异较大的地方建造大型小区、城市。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树屏教授曾赴日本留学五年,对日本的公路隧道建设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蒋教授表示,中国在发展初期时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而当时日本已经是一个经济比较成熟和相对发达的国家,在早期建设中就比较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不过我国现在正在逐步靠近日本水平,有的方面甚至已经超过日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邵珠山教授从自身出发对我们在读的学生做出了告诫。我们要能够正确地评估自己,不管你觉得自己有商业才能、政治才能还是研究才能,你都不能盲目地评判自己。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其次,我们要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如果你觉得自己想挣钱,就好好做社团活动,多结交人脉;如果你想从事科研工作,就好好学理论。搞清楚了这些,你才有前进的动力!

除了研究,同济大学教授王华宁在教育学生方面也有自己的感触。她这样认为,老师的职责一方面是指导研究生一起做项目,另一方面则是教学。但有一些学生急功近利,没有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也缺乏对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基于这些状况,王华宁认为要给研究生定一个规矩,同时要尊重研究生,并为他们量身定做合适的培养方案。同时,她还指出,作为学生,要有追求,有目标。不管在科研或是技术方面,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

王教授有着长期的海外学习研究经历,在谈到国内与国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区别时,他说:“近十几年我们国家的科研发展速度非常快,不管是在科研氛围还是科研经费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原始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科技工作者要保持信心,继续做出更多原创性的工作。”王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着丰硕的成果,他认为作为研究人员首先应该做到有自信,坚持自己的理念。

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海家不仅致力于科学研究,还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十余载,桃李满天下。他提到比较优秀学生的共性有认真负责,严谨踏实。他还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习好课本上的知识,善于思考。在学生阶段的能力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表达能力,表达能力较好才能更好地为自己争取机会。

然而谈及自己的学术成就时,张教授显得很谦虚,他表示,这些成就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在科学研究中,团队的力量越来越成为技术发展与理论进步的必要元素,交流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推进力之一。当然,学者也应结合自身的学术基础与特长,静下心来,踏实地去做,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成果。

周丰峻院士谈到,目前我国环境岩土工程领域迅速发展,在高速铁路、大坝等工程中尤为显著。而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单位相互联系与大力协同的合作,需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紧密配合。周老以荷兰在岩土工程方面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实例说明,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涉及很多方面,而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使问题得到最优化,最大限度的解决。

武汉大学邹维列教授在道路中的岩土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在谈及现在道路路基路面病害问题时,他感慨现在对非饱和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道路中填筑的路基土往往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土,包括工程性能不良的红粘土,黄土等,在道路运营中一般处于非饱和状态。鉴于这种情况,在过去的近十年里,邹教授致力于非饱和土路基力学特性研究,提出了基于非饱和土理论的路基路面设计方法和病害防治措施。

现场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