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重庆大学以新媒体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直播:掌握传播链第一环。根据微博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积极运用微博平台直播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第一时间向外界提供丰富详实的图文报道,在学校热点事件的新闻宣传上掌握主动权。将每年度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作为官方微博品牌活动运营,经多方媒体集中报道,“阿凡达”、“国际风”等已成为学校近年来标签之一。在各类大型活动现场实现微博上墙,现场师生可通过发送微博上墙的方式进行互动,大幅增加了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性和活动的趣味性。

校园直播

资讯推送

服务沟通

思政互动

Part.2

小V的微博成长

初遇微博

全校上下共同探索

重庆大学自2010年11月起陆续在新浪、腾讯、人民网等网站开通了微博平台,本着“宣传学校,服务师生”的宗旨,通过画说重大、 重大风采、重大快讯、重大往事、交流合作、资讯大巴等栏目展示重庆大学的校园风光、学术成果、师生风采、历史文化以及校园最新资讯等。 2009年,微博刚在国内兴起之时,肖铁岩在就开通了个人微博,通过微博倾听学校师生的诉求,并及时给予解答。2011年4月,肖铁岩做客新浪“博鳌微研讨”,畅谈大学人才培养机制。2011年8月,肖铁岩作为首期嘉宾参加了腾讯教育组织的微访谈,与广大学生在线交流如何正确规划大学生涯。在2011教育盛典上,肖铁岩指出微博是学校为师生服务的平台,并希望学校的微博能做更多的拓展。

重庆大学及各二级单位的官方微博在校领导和宣传部的指导下规范有序地发展。2011年2月25日,高校校办微博建设与管理研讨会在重庆大学召开,教育部思政司网络处处长李永智主持会议。研讨会就各高校校办微博基本情况、管理状况、建设规划以及高校如何利用微博这个新媒体来传播学校声音、展示学校形象等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重庆大学宣传部代表在会上发言,介绍重庆大学官方微博建设管理经验。此次研讨会是高校校办微博建设与管理的第一次会议,为高校间相互沟通、交流经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促进了重庆大学微博的规范管理、快速发展。

熟识微博

多形式运用新媒介

随着重庆大学对微博管理维护的不断规范以及微博媒介本身的不断成熟完善,重庆大学通过大型活动微博直播、微博线上活动、微博大屏幕等多种形式运用微博拓展工作。

在大型活动微博直播方面,重庆大学走在全国高校前列。重庆大学官方微博对2011新年晚会、春季运动会、万人红歌会、大学联盟成立等大型活动的微直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春季运动会的微直播第一时间报道了开幕式上的创意和亮点,在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热潮,社会各界人士、校友以及新浪、凤凰网、重庆商报、重庆晨报等社会媒体均对此积极关注,并大量转发、引用官方微博直播的图文,引起很好反响。

重庆大学大型活动微博直播的经验来自于新闻网团队的不断探索。2011年春运会直播是重庆大学对特大型活动微直播的首次尝试,新闻网团队近50人参与直播报道工作,由技术部、摄影部、采编部、专题部、美工部及后勤保障部共同参与,倾力合作,确保圆满完成任务,直播工作得到校党委副书记肖铁岩的指导和肯定,校内各部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重庆大学官方微博还多次组织微博线上活动,如“重大学子镜头里的春节”“校园温暖瞬间征集令”、“重庆大学主题设计大赛”等形式丰富多样的线上互动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师生校友的积极性。重庆大学在2011年迎新和军训工作中也积极运用了微博新媒介,如在新生报道现场设立“重庆大学2011迎新微博墙”,开展“2011军训心声”微博大赛等。在学校大型活动微直播中引入微博墙、微博大屏幕等形式,也形成了较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展望微博

新平台做出新成绩

展望微博发展,突出重点、展示亮点将成为主要趋势。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肖铁岩远瞻了微博发展的趋势,并通过开通个人微博关注校内动态,关心学生生活,倾听学子声音,指导重庆大学微博的建设管理。在2011中国教育盛典现场,肖铁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开微博不像过去大家所认为的仅仅是宣传,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微博上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老师服务。开微博是学校开拓的为师生服务的平台,我们希望做更多的拓展。”

肖铁岩认为,宣传应当只是微博的初级阶段。而微博更高级一点的阶段应该是通过微博了解师生的需求,同时通过微博分析师生的需求,从而满足师生的愿望。针对主持人提出的如何处理日常工作与微博的关系问题,肖铁岩则表示:这种新的工作方式是需要奉献精神的,希望可以通过政策来鼓励更多的领导阶层通过这种新媒介与大家进行交流互动。

重庆大学官方微博维护工作由重庆大学新闻网承担,2011年9月重庆大学新闻网一个新的部门——网络推广部正式成立。网推部开始以“值班人员提供素材,负责人进行筛选发布”的形式运作。针对重庆大学官方微博的特点和现状,团队成员集体提出了关于重大微博维护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团队的领导以及负责老师也针对微博的特点参考网推组的建议,对重庆大学微博进行了改革。微博的走向趋于挖掘重大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以精彩丰富的图片体现重庆大学的人文关怀。

微博栏目确定为“资讯大巴”、“画说重大”、“学子心语”、“重大往事”等几个主要栏目重点维护。改革后的重大微博转发量、评论量较以往更有所增长。重庆大学官方微博的人气在各大高校微博中名列前茅。在重庆大学官方微博的良好示范下,重庆大学三十余个二级部门的微博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各二级部门借助微博平台促进校院两级、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使工作开展更加高效。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重庆大学微博在内容发布上将更加注重展示亮点,积极探索校务公开、资讯互动、师生服务等新功能,通过微博搭建学校与师生沟通的平台,让微博成为全新的沟通、服务平台。

Part.3

提速校园,做“接地气”的新媒体

校园新媒体,要办就要办好

2012年6月5日,共青团中央发出了《关于推动形成共青团新媒体和文化工作系统化格局的通知》。

此前,重庆大学已开始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学校青年工作的新路子。校党委副书记肖铁岩一直是利用新媒体的坚决推动者和积极践行者,是2011年“回响中国”改变教育微力量奖获得者、2011年度微博风尚高校领军人物,名为“虎溪虎-肖铁岩” 的新浪微博和“肖铁岩”的腾迅微博各有112380名粉丝和397005名粉丝。

在肖铁岩的带动下,早在2010年,重庆大学和共青团重庆大学委员会分别开通官方微博,建立校园信息交流平台,提升校园各类信息的传播效率与互动能力;部分学院联手主流媒体建立产学研基地,利用手机网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信息;重庆大学爱心社等学生社团也通过微博助力网络公益活动。

2012年7月5日,重庆大学为共青团市民学校开通了官方微博,并与下属38个社区市民学校站点构成信息平台,将市民学校的活动影响最大化,展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新理念、新方法,让活动受到更多关注。

肖铁岩说:“要办就要办好,要办就要办得有特色,要办就要办得具有重庆大学的特色。”

新媒体让校园沟通更高效

“在重庆的火炉里军训,我每天的愿望很简单:星期一,求雨。星期二,求雨。星期三,求雨。星期四,求雨……”一位微博名为“Lin_linn”的重庆大学2011级新生在微博里诉苦。

“军训让我知道了吃苦是什么;军训让我知道了感谢与感恩;军训更让我知道了想成功就要有顽强的意志!”另一位微博名为“画廊守望者”的新生讲述着自己的军训苦乐。

这是在“重庆大学2011军训新生微博征集大赛”上征集到的新生军训感言。此次微博征集活动由重庆大学微博协会主办,引发强烈反响,1214人次参与活动,参与人数达到新生总数的17.6%。

大一新生章少峰说:“这给枯燥辛苦的军训生活带来了不少欢乐。”在通过微博搭建的信息平台上,很多新生交流着所见所感,缓解了军训期间的压力。

而重庆大学团委协同重庆大学微博协会举办的“微博迎新”大型活动,是让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们解决种种不适应的重要途径。

主办方在校内设立迎新微博墙,滚动播放大一新生发出的关于学习、生活困难的微博。看到这些滚动播放的微博,高年级的学生和校区的领导、老师都纷纷发表新微博或直接评论回复,热情地为新生们答疑解惑。

“这次活动促进了新老生交流,帮助新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微博迎新活动的主要负责人黄汉城说,“除了重大师生外,还有200多名新生家长也参与进来,微博让整个校园都互动起来了。”

线上招募,把志愿做到社区

“快去看电影喽!”重庆大学新华楼社区一名退休老教授急切地往小区坝子赶。这里早已聚集了40多位社区邻居,老人和孩子搬上自家小板凳,赶来看重庆大学共青团市民学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们播放久违的露天电影。

今年暑期,重庆大学641名大学生骨干与其他16所“985”高校志愿者及外国留学生一道,在重庆大学73个共青团市民学校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在重庆大学各校园网站及新闻网都发布了共青团市民学校的活动通知,并将招募志愿者的公告张贴到其他高校的网站论坛里面。”重庆大学志愿者张翔介绍,“共青团市民学校的活动内容涵盖社区露天电影、‘树声前锋’兴趣班、探访社区老年人等10余种项目,通知发出后,仅4天时间,点击率就突破2000。”

共青团市民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该校师生的积极响应。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罗键教授说:“我在校园网上看到‘树声前锋’暑期兴趣班的通知,立马带孩子报名参加,我暑假还要加班,孩子一到暑假就变宅了,希望借兴趣班让孩子多认识小伙伴儿。”

另一位家长表示:“大学生们把志愿服务做到社区,兴趣班上课的地方就在自家楼下,安全又方便。”

“各种新媒体为推进此次活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重庆大学志愿者程振越说,“我们建立了重庆大学共青团市民学校官方微博,与重庆大学各社区市民学校的微博分站组成微博圈,这些新载体让100余名孩子陆续知晓了此次活动,报名参与兴趣班。”

这仅仅是重庆大学团委利用新媒体促进校园和谐的一个最新案例,近年来,重庆大学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微博等新媒体传播高效率、多互动的优势,解决学生问题、开展日常工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Part.4

爱心校园 微言公益

汇聚力量 收拾爱心

今年5月25日,重庆大学土木学院学生马明在自己的QQ空间上发布了一条“说说”:“我是重庆大学大二的马明,妈妈得了胃癌,现在河南人民医院普外16楼住院,术后并发症肠粘连侧漏,体内感染无法进食和化疗,仅靠营养液维持生命。一天4000元费用,已花光了家里的20多万元,还需更很多。我现在请假陪在妈妈身边,急需治疗所需巨额医疗费,希望大家能够帮帮我妈妈。”

重庆大学蒲公英义工社很快留意到这个消息。5月28日,义工社将马明的“说说”内容发布在义工社官方微博上,同时号召全校师生捐款。

义工社的“求助”微博一经发布,便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经过多次转发,马明一家的遭遇很快在全校范围内传开。

一位微博名为“zhu小傅”的校友在第一时间转发了义工社的微博,并留言道:“小爱汇聚,大爱无疆。”

另外一位微博名为“Liar-Liar”的校友是马明的同学,通过义工社的微博才了解到马明家中的近况,他留言说:“……马明人很好,随和,希望一家人能渡过难关,明天的募捐一定参加。”

肖铁岩也在其微博上转发了这一消息,号召大家为马明一家贡献自己的“微力量”,并用“@”的方式感谢了积极转发爱心微博的重大学子。在6月1日的募捐现场,肖铁岩亲自到场为马明的母亲捐款。

截至6月4日,募捐活动共筹集善款44748.4元,全部汇到马明本人账户。

此前,重庆大学的“微公益”早已成为汇聚力量、挽救生命的重要途径。

2011年12月,重庆大学爱心社就通过微博发布求助信息,为罹患急性骨髓白血病的重庆大学宿舍管理员郑朝玲征集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发布爱心微博的次日,爱心社就组织14名志愿者奔赴重庆市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并在后续举办的募捐活动中筹得24890元善款。

以物换物 暖冬计划

在重庆市酉阳县亮垭小学(重庆大学爱心社长期支教小学),简陋的板房教室、坑坑洼洼还用毛线缠绕的桌子、破旧的书本,这些完全称不上是教育的硬件设施,却是这个学校所拥有的一切。为了召集师生及社会爱心群体力量,尽力帮助这所学校,2012年11月,重庆大学校园直播间官方账号以线上兼落地活动的方式发起了“以物换物#暖冬计划#”用交换累计梦想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在评论或转发里写下他们想用来交换微协特制明信片的物品,从三张微协明信片开始,参与者可回复该微博并说出想用以交换的物品。用交换一步步累积完成孩子们的梦想,从中挑选三件最具价值的物品完成首轮交换。首次交换后发布第二条微博展示成果并发起第二次交换,以此类推,直至换取物品总价值超过5000,并有商家或个人愿意出5000或以上换取物品。将换取的资金用来资助重庆市酉阳县亮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