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中国癌症基金会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第三期院长培训班在渝举办

日期 : 2020-09-05
摘要
9月5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第三期院长培训班在渝举办。培训班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等全国16家医疗机构被授予基层肿瘤中心建设放疗培训基地。

c34f808f186c5538803aae60cd71c14.jpg

2020年9月5日,中国癌症基金会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第三期院长培训班在渝启动。该项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瓦里安医疗协办。

063004a2f1fbf8f926f60d69506d7e4.jpg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屈谦,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吴英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基层卫生司副司长高光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处长王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院长徐波,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周琦,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郎锦义,安徽省肿瘤医院院长钱立庭,瓦里安医疗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基层医院院长、肿瘤专家、医疗行政部门负责人等50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全国16家医疗机构被授予基层肿瘤中心建设放疗培训基地。

_52T1093-202009041054223856-5c9db36516a0c-28393681599273027261.jpg

据悉,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于2019年7月启动,该项目分为县医院院长培训、放疗专业人员培训、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建设培训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院长培训班主要面向县级医院院长如何开展规范化肿瘤中心的管理和运营指导,分三期分别于长沙、济南、重庆举行,重点覆盖农村人口众多但肿瘤治疗能力薄弱的中西部地区。旨在提升县域医疗机构的肿瘤治疗能力,让基层肿瘤患者就近接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共培训全国19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00余位基层医院院长或肿瘤领域专家。

高强.jpg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发表致辞

高强两次参加培训会议,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培训在我国抗疫战斗已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大背景下召开,他希望广大参会人员牢记“健康中国”战略,牢记“预防筛查、早诊早治、科研攻关”的方针,以基层工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让各级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的任务,让基层强起来。在肿瘤的预防、筛查、治疗等长期管理方面,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体系,走出中国特色的癌症防治道路。

张宗久.jp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致辞

张宗久在启动仪式致辞中强调,癌症是影响人民幸福生活的重大疾病之一,对基层人民带来的影响更严重。在基层,我们更要加强预防、早诊早治,从高强度的治疗向精准治疗转变,建立专业的团队为患者和家庭提供正确的治疗和长期管理方式。张宗久相信通过项目的持续开展,将加强基层医疗网络的建设,提高基层在肿瘤防治的能力,让我们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高光明.jp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高光明讲话

高光明表示,该培训项目在基层卫生健康司和癌症基金会的共同设计下有序推进,中国癌症基金会举办的整个培训项目,紧密结合当前“保基层强基层”的“健康中国”实践行动,包括多维度的专业培训和临床实践安排。希望参与项目的基层医院院长能够认真学习,并结合本地现状和流程,思考如何推进基层肿瘤中心的能力建设,推进当地癌症防治的标准化工作。

黄明会.jpg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讲话

黄明会表示,以重庆地区大力实施癌症防治行动的实践为参考,中国癌症基金会开展的“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可帮助重庆市县级医疗机构建立肿瘤中心,提升各区域、各层次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使肿瘤患者获得“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规范化”的治疗,将有效提高重庆地区肿瘤诊治水平,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对“健康中国重庆实践”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赵平.jpg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讲话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最终定于农村。要实现中国肿瘤防控规划目标,我们既要积极也要稳妥,必须从短板补起,首先要让近150万乡村肿瘤患者能够获得和大城市同等水平的医疗帮助,” 赵平表示。“在强基层保基本的肿瘤防治发展战略指引下,很高兴得到瓦里安医疗的大力支持,未来希望我们继续汇聚更多力量,齐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肿瘤诊疗能力。”

IMG_8813-202009041054223856-5b96871241bf0-28405831599274100908.jpg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癌症基金会积极筹划,将“基层肿瘤中心建设培训项目”第二阶段——线上培训课程提前上线,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安全接受线上培训,目前已经有1800多名放疗医生、物理师和技师线上参与培训课程学习。完成线上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优秀学员将进入培训基地开始临床实践培训。

吴书记.jpg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致辞

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单位,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是放疗培训基地之一。吴永忠说,近年来,肿瘤医院着手构建“一网一链”肿瘤防治体系,依托重庆市癌症中心,建立二级肿瘤分院和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从提供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持,到预约转诊、远程放疗等平台搭建,再到医院同质化管理、规范肿瘤诊疗理念,形成以肿瘤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枢纽,基层医疗机构为重点,相互协作、上下联动的三级肿瘤防治网络体系,逐步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肿瘤防治体系初具规模,基层肿瘤防治能力不断提升。

肿瘤防治重庆实践之路

“一网一链”肿瘤防治体系建设

1、“一网一链”核心是分级诊疗

“一网一链”肿瘤防治体系是基于重庆市肿瘤防治现状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战略构想。

什么是“一网一链”?“一网”:市级——区域级——区县级肿瘤防治网络;“一链”:区域协作的涵盖科普宣传、早期筛查、规范诊疗、康复管理的完整诊疗服务链。

_52T1136-202009041054223856-5c9db36516a0c-28396581599273030963.jpg

根据规划,建立“1515”肿瘤防治网络。“1”:是指以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龙头,发挥其业务指导与质量监管作用;“5”:是指在区域内积极探索二级医院转型为肿瘤专科医院,着力提升区域肿瘤防治能力形成区域辐射力、影响力;“15”是指在15个以上区县推进建立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加强区县肿瘤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指导辖区乡镇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肿瘤防治。

“一网一链”的目的是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重庆肿瘤三级防治网络,形成以市癌症中心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枢纽,基层医疗机构为重点的相互协作、上下联动的肿瘤防治格局,从而实现统筹规划,功能互补,区域协同,上下联动。

此外,我们要打造推行肿瘤全过程管理模式,从癌症中心到基地医院,推广肿瘤的全过程管理理念,制定统一的全过程管理规范和路径,实现网络任一环节的同质化服务,丰富疼痛管理、营养、心理支持等肿瘤诊疗服务内涵。

戏台已搭好,大家来唱戏。要想博得满堂彩,只喊口号可不行。

医院实行“承包制”,成立“一网一链”肿瘤防治体系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先后出台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肿瘤防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党委书记、院长披挂上阵,加上3-4个临床科室的专家,一个领导小组牵头负责一个工作小组,承担各自区域肿瘤防治体系建设工作。同时医院将肿瘤防治体系建设纳入各工作小组、各部门、各科室的年度考核并实施奖惩。

从整个体系来看,我们认为,“一网一链”的核心就是分级诊疗,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我们不是指派专家走形式的去坐诊帮扶几天,而是要将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共享,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提升区域的医疗质量水平。

IMG_8682-202009041054223856-5b96871241bf0-28384321599269935094.jpg

2、全面提升重庆的肿瘤防治水平

网是框架,链是内涵。我们从三方面进行“一网”建设。

首先,帮扶基层医疗机构肿瘤学科建设。我们细化到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具体项目。以我们的重点学科、特色专科为引领,组团式与各基地医院相关学科对接进行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开展专题学术讲座与规范化诊疗技术指导工作,向基地医院推广肿瘤适宜技术,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依托重庆市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重庆市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万名医师肿瘤学培训项目等加强基地医院人才培养,免费接受基地医院人员学习和培训;加强与基地医院在肿瘤防治基础与临床相关课题的合作研究,在科研资源利用、课题立项、论文发表、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密切合作。

其次,加快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搭建与基层医院预约转诊平台,实现肿瘤医院与基地医院通过信息系统完成预约挂号与双向转诊;建立放疗远程平台,实现基层医院放射治疗物理计划上传至肿瘤医院终端,推进远程靶区勾画、修订物理计划以及质量控制监测等工作;建立远程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平台,开展疑难病例远程MDT。

最后,推广同质化管理理念。遴选行政职能部门干部与临床医技科室副主任或骨干组成管理团队,派驻分院、基地医院参与医院管理,推进肿瘤防治体系内医院管理同质化;开展完整肿瘤诊疗服务链的同质化管理。

搭好平台,我们再深化“一链”建设。

开展肿瘤登记。利用重庆市恶性肿瘤特病办理平台、二级肿瘤分院和肿瘤规范化基地,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开展登记随访工作,并进行大数据分析。

肿瘤科普宣传。依托科普中国共建基地和重庆市科普基地,建立“一台一网两微六号”的宣教载体平台,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成立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学传播专家分团,开展多形式、多种类科普活动,打造“胖熊讲科普”精品栏目。

癌症早诊早治。建立西南地区首家肿瘤风险筛查中心,牵头开展重庆地区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参与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参与完成重庆市总工会贫困女工两癌筛查。

肿瘤规范化诊疗。从加强临床能力建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肿瘤学科体系四方面提高肿瘤诊疗能力;从落实肿瘤诊疗规范、规范肿瘤用药行为、优化肿瘤诊疗模式三方面规范肿瘤诊疗行为。

患者康复管理。打造康复服务平台,成立西南首家患者服务中心,重庆市首个肿瘤医务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基地,开展康复咨询、康复护理、病友沙龙等形式活动,给肿瘤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

“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大家一定要提出来,一起想办法解决。”在每季度联席会上,我们总是告诉肿瘤分院和基地医院的负责人。此外,我们没有向他们收取一分钱的管理费用。对于上来进修学习,我们不仅免收进修费,还提供食宿。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系列“组合拳”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加强我市肿瘤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肿瘤诊治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我市的肿瘤防治水平。

IMG_8523-202009041054223856-5b96871241bf0-28377321599265647510.jpg

3、基层肿瘤诊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一网一链”肿瘤防治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2020年,已初步建成涵盖8个二级肿瘤医院、23个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3个单病种专科联盟、55家医疗协作医院,累计86个肿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的三级肿瘤防治网络体系。形成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枢纽,基层医疗机构为重点,相互协作、上下联动的肿瘤防治格局。整个网络体系涵盖重庆万州、巫山、丰都,四川广安,贵州遵义等重庆38个区县及周边12个省市及区县。

我们与铜梁区人民医院、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等建立了预约与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实现双向转诊及预约挂号;每周三下午,放疗远程会诊平台在线远程实施放疗会诊及放疗质量监控,三年累计实现远程放疗会诊600余例次;基因检测平台为基层医院提供肿瘤蛋白芯片筛查、基因分析等肿瘤专科特色检查项目服务;每周二下午开展宫颈癌、肺癌远程MDT工作,指导25家基地医院成立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团队。

我们派驻555位专家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累计3129个工作日,开展肿瘤防治学术讲座256场次,培训基层医护人员36667人次;接收146家基层医疗机构717名医护人员来院进修学习,接受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转检9682例次。

我们指导巫山、梁平等14个区县二级医院先后成立肿瘤科,帮助石柱、云阳等12家区县医院开展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垫江、铜梁等25家医院建立肿瘤多学科团队。

铜梁区人民医院、云阳县人民医院、巫山县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肿瘤科,原先肿瘤能力相对薄弱,我们通过上述的系列帮扶措施,使之肿瘤规范化得到加强,诊疗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较好满足区域内肿瘤患者的需求。

这一系列动作,基地医院肿瘤诊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肿瘤医院与联盟成员医院上下联动的肿瘤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形成。切实减轻区县肿瘤患者的看病负担,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公立医院改革要注重社会责任

常言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我们认为,教会徒弟,师傅才会更好,肿瘤防治的队伍才会更加壮大。

在梁平区建立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前,区人民医院无肿瘤科,当地肿瘤患者需要到重庆主城,甚至四川等地治疗。我们立即组成了一支由肿瘤放射医生、物理师、技师及肿瘤专科护士的团队到梁平区进行定点帮扶。同时,优先安排区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物理师、技师及护士组队到我们医院进行免费培训。通过我们持续地帮助,梁平区人民医院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创建肿瘤科,解决一项医疗急需—开展肿瘤诊疗,带出一支技术团队—肿瘤诊疗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肿瘤放射治疗。

很多人问,花了大力气帮扶基层,会不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们认为,徒弟和师傅职责不同,肯定有竞争,但更多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坦率地说,我们同样收获了很多:医院通过双向转诊平台,接收了更多的疑难杂症患者。2018-2109年医院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台次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一网一链”肿瘤防治体系得到国家卫健委和重庆市卫健委肯定。

除此之外,“一网一链”肿瘤防治体系的建设,能够让我们回归公益性,更好的做好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承担人才培训、医学研究等职责。而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快速提升,能够有效“倒逼”我们精益求精,朝着更高肿瘤防治水平发展。

未来,我们还将不断在肿瘤登记工作、肿瘤宣教工作、肿瘤分级诊疗模式、肿瘤平台建设等方面继续狠下功夫,为肿瘤防治探索出一条重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