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大简报:重庆大学积极构建高水平有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重庆大学以培养“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为目标,坚持打开“三门”(教室门、学校门、国际门)办学,大力推进通专融合、学研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积极构建高水平有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打开“三门”办学,强化协同育人机制。打开“教室门”办学,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立弘深学院和博雅学院,培养工程类及管理类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基础文科类研究型后备人才;在部分学院开展大类招生,实行1-2年宽口径培养;推动63个专业实施第二专业、辅修专业培养,拓展学生发展路径。每年参与各类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的学生6000人次以上。学校建立了多部门密切协作、集“课程讲座-大赛活动-基金资助-基地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开“校门”办学,充分发挥“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作用,深入推进与协同企业实施“需求导向、开放实践”的“3+1”、“3+1+2”等联合培养;加强与中广核、长江电力等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协同培养;推进14个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打开“国际门”办学,拓展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合作,创办“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引进COOP工程教育模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开办ACCA试验班,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会计人才;与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40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学分访学、校际交换、联合培养”等。

加强通识教育,突出通专融合培养。着力构建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楔形模式”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与大类教育及专业核心教育协调同步发展,凸显通识教育的实践性,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广阔视野和创新意识。加强课程建设,重点开发建设了包含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创新实践四大类共计120余门通识教育新课程。提升课程质量,新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博雅学院,大力引进人文学科优秀青年学者,开设覆盖东西方历史和文学经典、哲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的课程;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设《经典阅读》、《美国文明史》、《大学国文》等一批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在选课和毕业审核制度上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和非限制选修课学分,鼓励学生跨学院(学科)修读课程。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研融合培养。推行“上好大学第一堂课”活动,鼓励高水平教授为一年级学生开设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新生研讨课”。推进公共课教学改革,《大学英语》突出“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跨文化思辨和交流能力;《大学物理》实施“以体验为引导,以问题为驱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高等数学》按学科大类实施分类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试点“大班专题授课、小班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60%左右的专业课实行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与学”,鼓励教师结合承担科研课题和最新研究成果,多开设反映学术前沿的课程,引导学生提早介入科研过程,指导学生课外学习、阅读相关论文和科研资料,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培养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创新意识。投入1100余万元实施重大教改项目,推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突出个性培养,完善质量保障制度。改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年学分制,学生在国内外同类高校修读的课程学分可以互认,让学生获得了更大选择空间,为学生开展学习交流提供了便利。改革长期基于专业行政班的集中教学组织形式,推进和实施“先排后选”的排课方式,实行分级、分类、分项教学等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分散教学组织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选课的积极性,让选课过程逐步变成学生自我规划的过程,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规范教学运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基于全过程培养,构建了教学质量常态监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自我调查及第三方调查质量评价、教学绩效考核、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机制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教务处供稿)


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