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日报】重庆大学在月球“种菜”

重庆日报作者 : 李星婷

阅读 : 0
摘要
1月5日,重庆大学发布消息,由该校承担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已随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该项目携带了马铃薯等6名“神秘旅客”,将在月球背面开展生物生长试验。目前,主副相机已传回10余张照片,显示一切情况正常。

1.jpg

1月5日,重庆大学发布消息,由该校承担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已随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该项目携带了马铃薯等6名“神秘旅客”,将在月球背面开展生物生长试验。目前,主副相机已传回10余张照片,显示一切情况正常。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26天的漫长飞行,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是全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在人类探月历程中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令人关注的是,嫦娥四号搭载了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以下简称科普载荷)项目登月。该项目将在月球背面开展生物生长试验,构建太空生态系统试验。

“项目将展示生物在月球低重力、强辐射等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态,同时还将开展‘微型生态系统地月对比试验’(即同一个密闭生态系统在地球、月球不同条件下以及在地面开放自然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对比)。”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普载荷总设计师、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更新教授介绍,科普载荷搭载有6名“神秘旅客”,分别为马铃薯、油菜、棉花、拟南芥、果蝇、酵母。

其中,植物生产氧气和食物,供所有生物“消费”;作为消费者的果蝇和分解者的酵母,通过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此同时,酵母可以分解植物和果蝇废弃物而生长,也可以作为果蝇的食物。”谢更新说,这样可形成一个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微型生态系统。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由于“罐子”里资源、空间有限,因此本次搭载的生物物种筛选有着严苛的要求。哪些“旅客”能登上月球?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其次,由于月球表面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极端条件限制,因此能耐高温、耐冻,还能抗辐射和抗干扰的动植物,才能实现登月之旅。

据悉,经受月球上严酷力学考验的科普载荷已于1月3日23时18分加电开机,当天23时48分浇水,23时55分传回第一张照片。目前科普载荷上的主副相机已从太空传回10余张照片。主相机传回的照片显示科普载荷所有结构在经历发射、飞行、着陆等考验后,密封正常;副相机传回的照片显示放水成功,温控正常。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