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重庆大学:以青春之名 续“红岩”篇章
新华网客户端作者 : 朱俊洁
新华网重庆6月21日电(朱俊洁)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近日正式在全国拉开序幕。重庆大学的参赛学子们连日来摩拳擦掌,纷纷沉浸在“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氛围中。
不能输、不服输。虽参赛组别不同,但这是重庆大学398个项目2045名学生不约而同的坚定想法。
为何这么拼?
“‘红旅’融合‘红岩精神’。重庆作为主会场之一,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出强大的自我潜力。”重庆大学“寻荟记”项目团队成员说道,最重要的是,行进在拼搏的路上,有机会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把创新创业梦融入中国梦,用青春和理想谱写下一首首信仰和奋斗之歌。
原创护肤品牌 “育”出千名“芦荟农”
冯潇,重庆大学在读博士生;林瀚,重庆大学双学士,冯潇丈夫。2015年,两人共同创立“寻荟记”品牌。
谈起项目成立的初衷,两人回忆道,在调研芦荟市场的过程中,发现海南作为亚洲芦荟最佳种植地之一,长期为国外芦荟品牌提供大量芦荟原料,然而却没有完备的芦荟产业链,留给海南以及海南农户的只有微薄的利润。
本着践行融入乡村振兴的为民初心和打造国民平价品牌的产品初心,夫妻二人决定将海南作为主基地,利用超4000亩土地,种植580万株芦荟,并借助农户种植芦荟的经验,让他们自主管理。
因在芦荟种植、产品制作以及产品销售全过程中,会有原料种植、环境监测、土地除草、工厂流水线及产品营销等步骤,涉及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因此,他们的种植基地为周边带来了稳定且大量的就业机会。
“这一路我们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海南大多数农户比较传统。”团队成员彭争民称,好在我们都没有放弃。“‘十三五’期间,我们带领超过数百户海南农民脱贫,带动就业近千人。许多人说我们的创业点子好,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更好的是,青春热血正当时,不服输的品质才是团队最弥足珍贵的东西。”
据统计,目前,“寻荟记”持有专利20项,种植芦荟4000亩580万株。全网累计粉丝数超150万人,其中天猫旗舰店粉丝数超130万人,单品销售芦荟胶累计1000万支。2019年全网GMV破亿,2021年单月销售额超1500万元。
红色研学“悟”出乡村环境痛点
近年来,重庆大学坚持把红岩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教材,以红岩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丰富育人资源。通过举办红岩文化节、组织红色研学、开设“红岩读书班”等方式,让学子们学习“黄葛树下岁月绵长,红岩精神永放光芒”的真谛。
该校“治水兴乡”项目的诞生,就是得益于一次红色研学。
“在贵州遵义的习水县,我们发现那里的污水处理能力有待改进。”“治水兴乡”项目团队成员甄智鹏回忆道。回到重庆后,团队决定依托重庆大学和三峡库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提升乡村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团队自研的悬浮生物膜一体化设备,能将传统污水厂中调节池、沉淀池、曝气池、污泥池集中于一体,实现处理小型化;添加的自研悬浮生物膜填料,在保证出水效果的同时,可将费用降低为原来的50%,实现处理经济化;引入的智慧化管理平台和无人化运维设备,实现处理智慧化。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治理重庆、四川、贵州等6个省区市的27个村镇,落地设备价值超500万元,受益人群超80000人。
“未来,我们希望以点扩面,从一个乡村延续到另一个乡村,为乡村环境治理做出更多贡献。”甄智鹏表示,可能的话,我们还希望到全国各地的乡村进行红色社会实践,发现中国乡村地区更多的需求和困难,最后再因地制宜思考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无论是为解决农户就业问题,创建国民平价优质品牌而生的“寻荟记”,还是为促进环境治理而生的“治水兴乡”,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被点燃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拼搏意志。
“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重庆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因如此,生活、成长在被红岩精神孕育的城市中,重大学子们,更应不断燃烧青春梦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也更要珍惜每一个锤炼意志品质的机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青春之名,续“红岩”篇章。
2022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各参赛团队,已经准备好了。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