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光明日报】 杜俊华:抓住“和”字,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

光明日报作者 : 杜俊华

阅读 : 0
摘要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擘画出一幅形神兼备的现代化新图景。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出具体部署,一系列顶层设计和部署安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建设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驰而不息的坚定决心。

2022122307_big.jpg【专家点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擘画出一幅形神兼备的现代化新图景。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出具体部署,一系列顶层设计和部署安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建设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驰而不息的坚定决心。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阔进程中,我们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认识也随着实践不断发展、逐步完善。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今年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思路一脉相承,又聚焦不同发展阶段,精准指明重点。

十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山乡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是农村民生事业跃上新水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速建设、提档升级。2017—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8.9%。二是乡村生态展现新气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三是乡村文化蕴育新风貌。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不断涌现,广大农民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

乡村建设为农民,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对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我们应锚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更要在“和”字上下足功夫,提振广大农民的精气神,把“和”的理念贯穿到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方方面面。

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建设形神兼备的现代化乡村。一方面,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中心、文体广场等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村覆盖、往户延伸,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补齐物流基地、分拨中心、配送站点和冷链仓储等基础设施短板,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创新农村物流运营服务模式,让乡村宜居更宜业。另一方面,加快补齐乡村文化建设短板,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加强乡村教育、医疗、文化数字化建设,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创新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支撑农民增收的新动能新动力;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以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人心、凝聚人心。

坚持聚焦特色和规划先行相结合,打造各美其美的和美村庄。发挥好规划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在具体实践中,用好“和而不同”的传统智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重民族特点、地域特征、乡土特色,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比如,要突出村庄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乡村建设要注重保留乡土味道,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使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同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让各美其美的和美村庄为新时代画卷增添色彩。

(作者:杜俊华,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分中心教授)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张胜、苏雁、任爽、耿建扩、陈元秋、王建宏、张文攀、王斯敏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