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重庆大学开讲!听“新时代·好记者”讲好故事
重庆日报作者 : 杨潇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他们深入一线,传达一个个好故事、好声音。如何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好记者,怎样践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3月31日,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走进重庆大学,7名“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记者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现场讲述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新闻故事,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们揭晓答案。
▲巡讲活动现场
“我做调查记者20多年了,我想我会一直在路上,始终秉持初心,永远勿忘人民。”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分享了他的从业经验和心得。
2020年8月4日,《经济参考报》刊发《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的报道,“木里矿区非法开采问题”进入公众视野。报道刊发后,立即掀起巨大的舆论冲击波,触发一场力度空前的专项整治行动。2020年9月6日,青海省原副省长文国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此后被判11年。
而这背后是王文志近两年的跟踪关注。巡讲现场,王文志向重庆大学的学生首次分享了自己采写过程中的趣事。诙谐幽默的讲述,让台下的师生掌声和笑声不断。“做调查报道有难度,但大家要努力想办法,比如我在采写祁连山非法采煤的素材时,就打入他们‘内部’,加入了矿区运输司机的微信群,虽然一天后我就被踢出来了。”王文志鼓励大家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被行业里那些难题吓到,坚定自身去建设更好的行业生态。
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高文成分享了自己3年前奔赴伊朗成为一名驻外记者的所见所闻。伊朗和沙特两国是“邻居”,但长期敌对,更是“世仇”,就连两国足球队比赛举办地都要去第三方国家举办,两国人民都盼着能在“家门口”看场球赛。2023年3月10日,伊朗和沙特在北京对话,取得重大成果,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他采写的观察报道被100多家国外媒体采用。“国际大事件,世界想听听中国怎么说,我们的叙事、我们的表达、我们的一字一句,都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是当今中国与世界沟通对话的桥梁。”高文成说。
前辈们的精彩讲述,让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激动不已。他们也带着自己的思考,向分享的记者们提问。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田佳佳在回答“记者如何面对新媒体冲击”的提问时,鼓励新闻专业的学生多关注新闻之外的事“‘功夫在诗外’,如今许多新闻从业者并不是专业出身,这也给了他们有别于科班出身的记者的视角,如今正在学习的你们,也应该多听多看多学习一些新技能。”田佳佳说。
“新闻是跑出来的,前辈们不畏艰难,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笔和镜头记录人民与祖国的故事,带给我们温暖和薪火相传的中国力量,也让我重新点燃了记者行业的激情,唤醒了我当初选择新闻学院的初心。”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生徐珺琢表示,优秀记者们的经历分享与所思所悟让自己看到了记者的情怀与坚守,希望在未来,自己也能成为一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不断培养“四力”,与时代同频共振。
“从伊朗的国际新闻到贵州的村BA,从调查记者到冬奥会传播,7位记者的分享让我看到了大事件、热事件背后的记者精神和风采。”重庆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梁雨荟表示,自己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拥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此前总是有同学会问,在人工智能等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需要新闻吗?还可以谈新闻理想吗?今天我终于可以更好地告诉大家,新闻还在,而且依旧精彩!”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小安说,“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能走进重庆大学,对在校的新闻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是一种勉励,告诉大家不忘初心,理想不灭,尽管历尽沧桑。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