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缙云论坛举行“2017诺贝尔化学解读--冷冻电镜史话”学术报告

日期 : 2017-12-11
摘要
12月11日,“缙云论坛”特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研究员,为学校师生作“2017诺贝尔化学解读--冷冻电镜史话”专题报告。李雪明研究员生动细致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冷冻电镜的发展历程;冷冻样品制备方法;三维重构技术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采集与处理;快速记录相机的发展与作用以及冷冻电镜的最新发展。

2017年12月11日,“缙云论坛”特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研究员在重庆大学B区建工馆第一学术报告厅222室,为学校师生作“2017诺贝尔化学解读--冷冻电镜史话”专题报告。

李雪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201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三位科学家的基本情况,并阐述了三位科学家各自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尺寸已经修改-李雪明研究员.jpg

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攻克疾病以及探索人体的过程中都需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细致研究,从而更好地了解蛋白质的功能。

李雪明研究员生动细致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冷冻电镜的发展历程;冷冻样品制备方法;三维重构技术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采集与处理;快速记录相机的发展与作用以及冷冻电镜的最新发展技术与未来展望等方面的内容。

他认为,冷冻电镜技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大量的积累与创新,才实现了今天的技术突破。他阐述了冷冻电镜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该技术遭遇的瓶颈以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如何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克服技术难题的故事。时至今日,冷冻电镜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含水的生物样品无法直接放到电镜的真空环境里”以及“生物样品在高能电子辐照下的辐照损伤”问题,成为生物分子结构观测的有效手段。

伴随大数据统计推断算法的应用与推广,三维重构技术在冷冻电镜中的应用变得更便捷。由于电子计数相机的进步,冷冻电镜已经能够有效解决成像过程中的“抖动”和辐照损伤问题。

他强调,这些创新与突破让冷冻电镜技术实现了从观测生物大分子结构向探索原子水平结构的跨越。未来,冷冻电镜技术将尝试在细胞中直接观测蛋白质结构。

来自于各个学院的师生,认真听取、学习了报告,获益良多。在报告互动环节,参会的老师、学生们与李研究员展开热烈讨论。李雪明研究员现场就三维重构技术的算法以及冷冻电镜在国内开放平台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缙云论坛”作为重庆大学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平台,在校科协以及青年教师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吸引国内一流科研才俊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