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让工匠精神锻造青年气质 重庆大学牵手“致匠心”公益行

日期 : 2017-12-04
摘要
2017年11月29日—12月1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虎溪校区管委会、图书馆共同承办的“致匠心”校园公益行走进重大校园。

2017年11月29日—12月3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虎溪校区管委会、图书馆共同承办的“致匠心”校园公益行走进重大校园。本次活动以三个“1”为主要内容,设1场展览、1次对话和1部影片,旨在让工匠精神更接地气,塑就当代青年新气质。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旭,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学斌、学工部部长严太华、虎溪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宇红到展览厅观展。

1场展览:打捞失落的民间文化

梁平竹帘轻晃,蜀锦柔若碧波。上悬杨艺剪纸撩人眼,下有川江游船之一棂一棹惹惊叹。11月29日,一场以重庆当地非遗传承人手作为主要展品的中国印象手作展登陆重庆大学图书馆展览厅,四十件精美器物陈列展馆。

011.png

展品:川江古船

012.jpg

展品:梁平竹帘

“致匠心”校园行并非第一次举办,该活动负责人陈尧表示:“此前在吉林大学等高校展出的作品都以合作方要求的展品为主,但来到重庆后,团队发现了许多非遗项目传承人,希望可以借本土化策略来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匠不止于匠,技不止于技,匠心二字传递的是一种纯粹的情怀。沿着陈列架游走,厚重感溢满心间。有同学认为,以往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只局限在政府文书上,这次得到了近距离接触手作的机会,使“高大上”的工匠精神鲜活了起来。同学们不仅为其中蕴含的民间文化所打动,更是敬佩工匠们乐于沉潜的人生态度。

1次对话:学会沉潜 孕育匠心

12月1日下午,一场重庆本地非遗传承人重大学子之间的“不期而遇”如约而至。重庆市梁平竹帘传承人牟寅初、享誉“巴渝第一针”美称的蜀绣传承人康宁、剪纸艺术传承人杨艺以及古船匠人周平东参与活动。

013.jpg

“巴渝第一针”康宁

康宁女士的丈夫杨先生表示:“参加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弘扬非遗文化,毕竟年轻的一代才是未来。”为了给年轻一辈更好地展现非遗文化,康宁女士特地从家中精选了蜀绣作品供同学们欣赏。

在解释何为匠心时,剪纸匠人杨艺用质朴的话语说道:“一件事做一辈子。”这蕴藏期间的坚守怎能不引发我们年轻一代的思考?艺术学院某一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确实被这些非遗传承人身上的情怀所感动了,其中的人生哲学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参透。据悉,艺术学院有不少同学都来到了此次交流会现场,而且不少是由于参与同学在群里进行了“良心推荐”。

014.jpg

杨艺在同主持人对话

1部影片:了不起的匠人 了不起的东方

12月1日晚,由微博签约自媒体了不起频道团队制作的《了不起的匠人》系列纪录片精选集于重庆大学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放映。

015.jpg

非遗传承人杨艺

影片讲述了香港微缩模型制作家黎炽明和上海榫卯匠人王震华的故事。该团队运营总监张忌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致匠心’多于理科性质强的高校举行,发现同学们对榫卯、船模等会更感兴趣,所以精选这两位匠人的故事来放映。”影片中的他们既是匠人,也是犟人,都坚持着常人之所不能。网友眼里的“鲁班七号”王震华在影片片中谈道:“工匠在创作的时候不要去多想多管。”朴实无华的话语却彰显出工匠应有的价值选择,他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于距家十多公里的白鹤镇租下一间乡下小房,不惧寒暑每日来往,只为潜心工作;一年休息四天,没有一分收入,秉持“没有半成品,只有成品”的理念,淘汰三代,每次失败都烧毁所有零件,终于第五年将祈年殿制出。

在提问环节,重大学子发言积极,他们对细节的洞悉更是惹来主持人连连惊叹。当问及对匠心的理解,同学们相继表达出自己如何为影片中的主人公所打动,皆有了将工匠精神融入学习生活的决心。

016.jpg

重大学子积极发言

“让年轻人爱上纪录片”是了不起频道的宗旨,这个年轻的团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领悟遗落的民间文化的窗户,他们在拍摄匠人,他们自己也是匠人。“以身教者从”,他们的专业、敬业与职业为重大学子带来了对匠心不一样的体会。

“以手抵心,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是中国匠人的应有姿态。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工匠精神。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把匠心所有的保持热爱、致力专注与坚守执着熔铸到我们人生价值观中,让工匠精神发挥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