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新闻学院班志斌获奖感言:处处留心,平凡生活中“挖掘”好新闻

作者 : 新闻学院 尹婕

日期 : 2018-12-24
摘要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研究生班志斌2017年荣获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学子奖”。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组委会颁奖词对他在学期间的新闻实践给予高度评价,他的获奖感言道出了个人新闻实践的心路历程。现将收录于《如果有来生 还是做记者》一书的有关文字刊出,以飨读者。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研究生班志斌2017年荣获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学子奖”。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组委会颁奖词对他在学期间的新闻实践给予高度评价,他的获奖感言道出了个人新闻实践的心路历程。现将收录于《如果有来生 还是做记者》一书的有关文字刊出,以飨读者。

图片1.png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组委会颁奖词

从要成为采访“大场面”“大事件”的名记者,到如今留心身边的平凡“小事”,这一大一小间的转变,是班志斌的新闻理想逐渐落地的过程。

这个时代有很多大问题,班志斌从生活中寻找新闻热点。他掷地有声、直抵人心的评论常常出现在《人民日报》的评论版上。文字质朴、切入点细微,却有着对全局的把控。从身边事中挖掘新闻,完成接地气儿的作品。

班志斌用行动践行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闻思想。

处处留心,平凡生活中“挖掘”好新闻

班志斌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现于武汉大学读博深造

我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研究生班志斌,非常荣幸获得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学子奖”,感谢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组委会对我的认可和鼓励。对我来说,这次获奖不仅是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种精神鼓舞。范敬宜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用一生践行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闻思想,是我们新闻学子学习的榜样。

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我一直学习新闻传播专业,也尝试过各种类型的新闻实践活动。在这些媒体实践活动中,我既有关注校园里的身边事,给学校网站、学校电视台供稿;也会思考社会问题,在《人民日报》、《半月谈》等媒体上发表评论。既在山西的大同煤矿参加过新闻采风,也去台湾的联合新闻网体验过不一样的媒体环境。虽然平台各有不同,但通过新闻报道记录事实,通过新闻评论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都给我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

刚刚接触新闻专业的时候,就常常听到新闻理想这个词。最初,我的新闻理想就是成为一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名记者,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名记者一样去采访“大场面”“大事件”。这样的新闻理想固然没有错,但过于宏大以至于显得有些空洞。自己又常常苦于还是在校学生,采访资源很有限,难以到达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没有办法写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报道。不过,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尤其是读了范敬宜先生等一些新闻名家的的作品和事迹后,我的新闻理想也在发生改变。范敬宜先生一直倡导“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新闻理念,他的名作《莫把开头当过头》正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的。他在认真采访了许多农村干部和社员后,发现了基层群众对包产到户的拥护和高层对改革过头的担忧之间存在矛盾,由此写下了这篇文章。范先生报道的着眼点很小,但一滴水见能太阳的光芒,反映的问题却很深刻,帮助人们认清了改革的方向。

受到范敬宜先生新闻思想的启发,我的新闻理想也发生转变,好的报道不一定是采访了“大场面”“大事件”,平凡生活的小事也同样折射出很多问题。关注这些“小事”,发现背后隐藏的问题,通过媒体报道引发更多人关注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同样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寒暑假时常常在社区当志愿者,有机会接触到基层百姓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乍一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用更宏大的眼光审视这些“小事”的时候,就会发现社区里的家长里短也蕴藏着社会民生、政府职能等重要的议题,需要新闻人去挖掘发现,并通过媒体把这些问题呈现给政府和百姓。

后来,我了解到《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栏目正是这样一个供普通公民发声的平台,我便尝试着把在社区当志愿者的所思所想写成小言论投稿。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素材固然鲜活,但也可能过于零碎,成了一地鸡毛,传播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正如范敬宜先生说的那样,“缺乏对全局的把握,报道就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刚开始写作时,我也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幸运的是,《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姜赟、吕晓勋等编辑老师都非常耐心,给了我很多指导。虽然,我没有在那里实习过,甚至都没有见过这些编辑老师,但他们都乐意帮助我这个晚生。每当我的投稿还不错的时候,《人民日报》的评论部的编辑老师就会主动和我联系,给我提修改意见,反复多次,文章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在改稿的过程中,我也提高了自己发现“新闻点”的敏锐性,学会了在小故事中挖掘大主题。一次,自己当志愿者的社区为了营造办了很多活动的假象,竟然在一次活动中换了4次会标,让参会者签了4次名字,我就这件事写了一篇题为《活动慎搞“一篮子挎”》的评论,从这个现象出发批评了部分政府部门不讲实效的“面子工程”。后来,这篇文章又根据编辑老师的意见修改了几次,最后登在《人民日报》的评论版。此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人民日报》陆续发表了12篇文章,大多都是这种留心观察生活而发现的新闻点。看到社区单位年终忙于写总结而忽视了服务群众,写下了《写总结岂能耽误群众办事》;发现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过于单调,写下了《组织学习别光念文件》;得知身边的朋友跳槽现象普遍后,写下了《珍惜眼前与骑马找马》……

在新闻实践的过程中,我的新闻理想也不再虚无缥缈,而是照进现实,更接地气了。我更加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在那些平凡到被人们忽视的现象中找到新鲜的新闻点。十九大胜利召开,国家也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需新闻媒体在社会发展中承担什么样的使命,是我们每个新闻人都要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向记者们发出邀请:“我们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总书记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要求。诚然,社会大发展、大转型期间,需要有勤勤恳恳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写好中国故事,记录下社会变迁的痕迹。既不需要无限拔高,也不用妄自菲薄,既报道可喜的进步,也看到改革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是一个新闻人应当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最后,再次感谢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会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我也希望这次获奖能成为我新闻实践的新起点,在今后的新闻道路上以范先生为标杆,写出掷地铿锵、直抵人心的作品,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新闻人。 

写于2017年10月

                  原载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组委会编《如果有来生 还是做记者》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142-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