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建筑城规学院2016年高大衔接特色课程顺利

日期 : 2016-07-18
摘要
2016年7月18日上午,建筑城规学院为期一周的2016高大衔接特色系列课程顺利落幕。此次课程学习中,学员完成了理论课、特色实践操作的系统学习并且通过了专家的考核,培养了专业基础认知,对职业发展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7月18日上午9点40,在A区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101教室,2016优促会高大衔接特色课程重庆大学站的建筑纸板设计与模型制作组作品展示与课题结业毕营仪式顺利完成。至此,建筑城规学院为期一周的2016高大衔接特色课程顺利落幕。经过一周的学习,来自成都、达州6所知名中学的学员顺利完成了专业理论课与特色实践操作训练系列课程,接受了评委老师的考核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此次课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建筑学科专业的兴趣,引导未来职业发展。

建筑城规学院高大衔接特色课程采取专业理论与学科特色实践操作“二合一”的形式。理论课部分由建筑城规学院教师黄海静、张辉、汪智洋、陈静讲授,内容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三门特色专业理论,具体包括中外建筑史、中外城市建设史、景观启蒙、建构理论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学科的基本认知,建立起专业基本知识框架,同时为立构、竹构模型搭建提供理论支撑。

1.jpg

建筑纸板设计与模型搭建是本次系列课程的重点内容,分为立构与竹构两部分组成,采取分组搭建形式。由5名教师与5名助教全程指导学生各环节操作。7月13日上午10点在建筑馆5220,首次立体构成实践正式开始。作为建构的基础训练,立体构成以纸板为主要材料,强调学生对基本空间构成的把握,对形式美学原则的理解与美学营造。由于很多同学是初次接触构成,在实践课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但他们迎难而上,认真思考,与老师同学积极交流。经过两次立构实践课程后,最终每组分别拿出两套成果方案用于后期评审。

2.jpg

3.jpg

4.jpg

竹构实践是在立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充分融合了竹条韧性好、可塑性高的特点,其允许的空间形式更加灵活,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竹构实践课在15日上午10点开始进行,到17日下午4点半结束共历时两天半,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方案构思—方案优化—方案生成—小模型搭建——大模型搭建”的环节。在搭建过程中,增强对方案构思优化、空间塑造方式、竹构节点处理等方面的认知。经历数次的方案推敲与修改后,最终的模型成果异彩纷呈:作品“鲲”采用“仿生学”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Freestyle则充分发挥竹条柔韧的特性,将空间与形式完美结合。

5.jpg

6.jpg

7.jpg

7月17日下午5点,在建筑系馆中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模型搭建实践的汇报考核。由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邓蜀阳以及5位指导教师组成的评委团依次听取了五个小组的立构、竹构成果报告。评委对同学们的建构成果提出了表扬,并且提出了专业的思考与建议。汇报结束,评委推选出3组优秀方案并授予了荣誉证书,随后全体学生教师在建筑系馆门口合影留念。

8.jpg

9.JPG

在此次特色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员们展现出了坚持的勇气与耐劳苦的决心,培养了建筑专业的基础认知,锻炼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作为高中生体验重庆大学生活、接触特色学科的良好平台,重庆大学高大特色衔接课程对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与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