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忆母校情深意长 感师恩永志难忘

—— 记改革开放后重庆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母校再聚首
日期 : 2017-04-26
摘要
4月26日上午,改革开放后重庆大学第一届研究生(1978级研究生),在离开母校三十六载后克服重重困难,再次聚首母校,在研究生院418室举办“感恩母校,感谢师恩”返校活动。

2017年4月26日上午,美丽的重庆大学校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子,他们是改革开放后重庆大学第一届研究生(1978级研究生),在离开母校三十六载后克服重重困难,再次聚首母校,在研究生院418室举办“感恩母校,感谢师恩”返校活动。学校原党委书记欧可平、副校长廖瑞金、校友总会秘书长任明、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京诚以及十余名当年的老师受邀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我校78级研究生校友、原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景秋主持。

1 陈景秋.jpg

欧可平代表学校欢迎校友们返校开展活动,感谢校友们对母校和老师的关心感恩。他说,78级研究生尽管只有29人,却播下一颗种子,经过多年发展已长成学校今天研究生教育的参天大树。他们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事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母校以他们为荣。欧可平希望包括他们在内的广大校友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母校的发展,继续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

4.jpg

廖瑞金副校长为大家能再次聚首表示祝贺,并向校友们表达了敬意。他认为校友们表现出了家国情怀,在毕业后分赴祖国各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重大的光荣和骄傲。廖瑞金副校长祝愿校友们保重身体,幸福健康。

5.jpg

张湘伟校友代表全班同学感谢母校和老师。他说,尽管当年学习资料匮乏,实验设备简陋,但这并没有难倒我们重大人。正是当时老师研究学术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的毅力深深的影响了他们,使大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取得如此的成就。从风华正茂到古稀之年,对母校的感情从未改变,愈久愈醇。

王竹平校友代表同学们向学校赠送 “饮水思源,师恩难忘”锦旗,表达了大家对母校培养的感恩之情。

7.jpg

当年曾负责过学校研究生工作的高智科、张光辉、谢如心、任廷枢等老师也先后发言,从不同方面回忆了当年重庆大学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情况。从重庆大学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和相应管理机构的沿革,到学校确立学术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再到当年科研工作的开展。当时学校诸多科研项目都起步较早,其中,研制的全国第一台工业ICT设备取得了巨大成功……说到情深处,自豪之情洋溢在校友们的脸上。

6.jpg

与会的老师和校友们有的已是满头白发,但依旧精神矍铄,重聚在一起的他们难掩喜悦心情。校友们纷纷回忆当年的求学生涯,介绍当时的导师和研究方向,说到情深处都感慨不已,宛如这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母校是根,师训如源;受益终身,感怀永年。这些新时期重庆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们,虽然你们容颜不再年轻,身体不再硬朗,但你们永远是母校的骄傲和自豪。

(图片源自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