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科技报数字报】蒋兴良: 钻研防冰除冰“高科技”

重庆科技报数字报作者 : 李星婷

阅读 : 0
摘要
前不久,国家科技部公布了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其中,重庆大学建设的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以下简称“雪峰山野外站”)。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能源装备安全防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微信图片_20210331101500.jpg

重庆大学野外覆冰试验基地,蒋兴良记录覆冰数据。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前不久,国家科技部公布了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其中,重庆大学建设的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以下简称“雪峰山野外站”)。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能源装备安全防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倡导建设雪峰山野外站的重庆大学教授蒋兴良,从事高电压绝缘技术、气体放电以及输电线路覆冰防护工作30多年,先后完成西电东送等5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2017年荣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及国际覆冰领域最高荣誉奖,其研究成果曾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身高一米六三的蒋兴良,脸庞黑瘦。3月28日,谈及电网覆冰的灾害,蒋兴良眉头紧锁,“对输电线路、风力发电叶片、飞机机翼、高铁轨道与机车而言,覆冰积雪却是一种自然灾害,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据统计,每年我国南方高湿地区因覆冰导致的电网故障可达数千次,覆冰还导致风力发电机每年损失发电量超过15%。在航空器灾难事故中,有15%的事故由覆冰引起。

国际上对电网覆冰的研究始于1932年。但覆冰是一个随机性极强、影响因素复杂、环境极为恶劣、研究非常困难的自然现象,因此迄今为止,电网冰灾防御仍是需要解决的重大国际难题。

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大面积冰灾,湖南、贵州等10多个省市电网大面积停电、限电,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元。

蒋兴良敏锐地意识到,南方冰灾暴露出我国人工气候室研究不全面、防冰除冰方法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要想解决野外自然环境电网覆冰及其防御问题并取得突破,必须在野外自然环境中进行零距离研究,建立野外覆冰试验基地,获得真实的原始数据。”

试验基地建在哪里?那年春节,作为一名老党员,蒋兴良不忘初心,忍着腰腿的病痛,拄着拐杖跑遍了全国覆冰较为严重的17个省(市),最终锁定了湖南雪峰山。

这座海拔1500米的山峰全年雨雾天气超过200天,雷暴天气超过80天。气象部门都无法预报这里“微地形小气候”的覆冰现象。

从2008年开始,蒋兴良发动青年教师和学生投身基地建设,他和团队自行设计、自己开挖土石,平整试验场地,经过10余年一砖一瓦垒起世界上第一个能源装备自然覆冰试验基地。

长达10余年的基地建设与野外观测研究,蒋兴良有10个春节是在山上度过的。正是通过雪峰山野外站的长期科学观测研究,他和团队揭示了电网覆冰形成及其导致灾害的机制,发现了输电线路电流覆冰融冰的规律,研发出全世界首套电网覆冰预报预警系统;提出电流融冰防冰方法,研制出大电流融冰的装置,牵头制定了8项行业标准与6项国家标准,研究成果在全国电网大规模推广应用,抑制了电网大面积冰冻雨雪灾害再次发生。

蒋兴良团队多年的覆冰观察和研究,使得雪峰山野外站成为我国高压电网输电研究领域的一张靓丽名片。20多个国家的覆冰领域专家先后来到试验基地考察、合作观测研究、联合培养人才。


来源:重庆科技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