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新华社】毕业了,这群大学生相约去支教

新华社作者 : 古凤、蒋可心

阅读 : 0
摘要
今年毕业季,一场以基层就业毕业生为对象的表彰会在重庆大学校园内举行,23岁的外国语学院毕业生郑宇是获奖者之一。两个月后,她将以支教老师的身份踏上三尺讲台,到福建的乡村去播撒知识的种子。

今年毕业季,一场以基层就业毕业生为对象的表彰会在重庆大学校园内举行,23岁的外国语学院毕业生郑宇是获奖者之一。两个月后,她将以支教老师的身份踏上三尺讲台,到福建的乡村去播撒知识的种子。

包括郑宇在内,今年重庆大学共有6位毕业生不约而同地选择赴乡村地区长期支教。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当下,他们缘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1.jpg

郑宇的毕业照。(受访者供图)

时间回到一年前。即将升入大四的郑宇面试一家公司的管培生遭遇失败,这为她最初的职业设想浇上了一盆凉水,“一开始觉得只要努力投入,就能在热门的商业领域发展好,但尝试后发现并非这样。”郑宇开始思考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她联想起了大学期间做家教的经历,“教师这一职业实现了认知与实践的联结,它能帮助我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工作中,让知识一代代传下去,对国家、社会都意义重大。”

经过一番思考后,郑宇决定成为一名教师,“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她进一步思考教育的本质:“教书不只是一份生计,更多的是为了育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双减”政策中有关城乡教育差距的讨论更引起了她的共鸣,在成长过程中,郑宇也曾体验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乡下读书时,学习方式比较乏味,而城里的课堂则更有趣,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渴望这些改变的发生。”这让她决心投身乡村教育。

去年秋招期间,郑宇从辅导员处了解到“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支教项目。这个项目通过选拔、输送有教育理想的中国青年,在两年的服务期中为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带去扎根乡土、面向未来的教育,同时为长期推动中国教育均衡化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项目“育人,遇自己”的愿景打动了郑宇:“育”是教育,它肯定了高校毕业生可以投身乡村教育的社会价值;“遇”是遇见,它尊重了青年人在步入社会之初的迷茫,提供一个自我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在经过提交申请、面试等环节考察后,她成了其中一员。

和郑宇一样,工程管理专业的孙慧曾在从教和考研间摇摆不定。回想起高考阶段的经历,她最终决定支教,“当时我的状态很不稳定,但老师一直鼓励我,让我最后能从容面对,我希望也能有机会将这种教师的力量传承下去。”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郭佳楠原本计划毕业后从事儿童插画类工作,但因为忙于毕业设计,她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作品集,美丽中国的出现为她提供了关于未来的新选项。“通过网申后,我们每个人都收到了一封学生写给未来支教老师的明信片,第一眼看到时觉得好可爱,但仔细读过后就有点鼻头发酸,这个学生已经13岁了,还不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甚至问我‘为什么要读书’,他们真的很需要我们。”郭佳楠选择前往云南,准备开设一些通感类的体验性课程,帮助学生们通过更多的方式接触美术。

大学四年,建筑学专业的韩警锋不断思索适合发展方向,他曾去建筑公司实习,也考虑过考公和考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双选会上看到了美丽中国的招募信息,“虽然两年项目期满后还是否会从事教育事业仍是一个未知数,但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铺路的石头,让孩子们通过我去看到美丽的中国。”


2.jpg蒋梦灵和自己的毕业作品。(受访者供图)

求职季,中国画专业的蒋梦灵通过了一家游戏公司的原画师面试,薪资不低,但她并没有直接入职,“在我心里一直有个教师梦,从小到大,老师既教给我知识,又告诉我很多人生哲理,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教书育人。”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蒋梦灵最终选择追求自己的梦想。

而对于从小在农村生活的李婷来说,这次支教更像是一次回归之旅,她支教的地点在家乡甘肃。“希望能培养乡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为家乡干点实事,我将用好这两年时光,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影响一批乡村孩子的未来。”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