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日报】我们应该追怎样的“星”

重庆日报作者 : 唐文培

阅读 : 0
摘要
苍穹浩瀚,总有一些“星星”,以燃烧自己,换来光的传递,给人信心、温暖和启迪。

苍穹浩瀚,总有一些“星星”,以燃烧自己,换来光的传递,给人信心、温暖和启迪。

近日,重庆日报推出“院士的AB面”系列报道,说那些攻坚路上的难,谈那些不舍昼夜的梦,聊那些兴之所至的爱,呈现出立体的、鲜活的院士。

这些报道,用一个个文字勾勒出科学家具象的轮廓——有人不悔戈壁远行、荒漠求索,立志给地球做“CT”;有人不畏宇宙无垠、太阳炽热,执着向太空“借电”;有人不惧山的巍峨、江的壮阔,决心为桥梁奉献一生;有人致力土木工程,与结构为伴,走在时代前沿。

他们有着平凡的名字——何继善、杨士中、邓文中、周绪红,但这些名字的背后,有对祖国的忠诚,有对科研的执着,有对生活的热爱,有最不凡的“星光”。

我们应该追怎样的星?这颗“星”,应当像一粒珍贵的种子,当它植入人心,就会生发出不竭的力量,震撼人、激励人、驱动人,让犹疑者坚定,让消极者奋发。

一周前,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许多人带着鲜花、稻穗自发前往墓园悼念。时移世变,但“风吹过稻田,我就想起您”,想起您的“禾下乘凉梦”,想起您的信念、您的坚守、您的真挚。

追“星”,追的便是这样的家国情,追的便是这样的精气神,追的便是这样热烈的、有意义的人生。“星”光所至,科学家精神成为一粒粒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你在街上偶遇院士,也许会惊讶于他的平凡质朴;但当你靠近他,你会看到光、信仰光、追逐光,并最终立志成为光。

这就是追“星”的意义——借着科学家的光,无数少年看见了前路,寻到了理想,走向了远方。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