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新华社】重庆大学:“三个融入”讲好思政育人故事,激扬青年爱国心

新华社作者 : 马钦锋

阅读 : 0
摘要
近日,重庆大学原创话剧《何鲁》成功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剧目名单。这是川渝地区高校首部入选剧目,为重庆大学思政育人实践增添又一重量级标志性成果。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2月30日电(汤奥林)近日,重庆大学原创话剧《何鲁》成功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剧目名单。这是川渝地区高校首部入选剧目,为重庆大学思政育人实践增添又一重量级标志性成果。

1.png排演原创话剧《何鲁》。重庆大学供图

近年来,重庆大学深挖校园红色基因、社会课堂资源和育人实践品牌,通过“三个融入”,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为教材,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爱国之志融入报国之行,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

融入红色基因——用厚重历史点燃信仰之光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红色记忆的见证者。”

重庆大学A区后校门旁,一座占地近千平方米的七七抗战大礼堂,80多年前周恩来曾在此发表演讲。寅初亭、大轰炸纪念碑、团结广场等更是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追寻初心、砥砺奋斗。

为了让青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激发爱国情怀,学校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推出“红在重大”研学品牌,持续优化校史馆和革命旧址的展示内容。参观校史馆、聆听校史讲解成为重大学生的“必修课”。

大学生讲解员朱佳妮每次带队时都会感叹:“讲解一次校史,就像再经历一次红色洗礼,提醒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除此之外,原创话剧《重大·1929》《重庆家书》《重庆往事·红色恋人》等作品在重大校园掀起一股文化热潮。这些演出不仅在校内演出,还被邀请参加重庆市红色主题展演,将重大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得更远。

学校还策划了“重大记忆”系列影像作品,通过纪录片形式挖掘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吸引更多青年通过新媒体平台感受红色记忆的温度。

融入社会课堂——用生动实践感受成就伟力

“这么生机勃勃的绿春,完全打破了我对边疆地区的刻板印象。”云南绿春县,重庆大学“行走边疆的思政课”社会实践团的青年学生们一路行走、一路感悟。

他们走访了梯田村落,记录村民脱贫故事,与驻村干部畅谈乡村治理的变化,对新时代发展成就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每年寒暑假,重庆大学都会广泛号召大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真见、真听、真感受中观察感悟新时代发展成就。通过“三下乡+返家乡”“集中+分散”的形式引导万余名青年学生走进社区乡村,在实践中看山乡巨变,激扬爱国主义情感。

2.png“树声”理论宣讲团开展青年宣讲活动。重庆大学供图

此外,重庆大学还组织号召青年学生组成讲师团,把见到看到的新时代发展变化融合党的创新理论整合成生动的案例向其他青年讲好讲实。

依托“树声”理论宣讲团、“青马工程”高级班骨干学员和优秀学生典型等宣讲队伍,用青年视角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截至目前,所有宣讲团累计完成宣讲5000余次,总受益青年人数超10万。

融入人生理想——用家国情怀激发青春担当

来自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毕业生陈晓灿,放弃了沿海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前往西藏昌都开展基层工作。她说,“学校对‘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政策的宣传,在校期间多次组织的基层调研,坚定了我来到昌都的决心!”

3.png重庆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昌都分队。重庆大学供图

“身处祖国边陲,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的初心责任和使命。”第25届研支团志愿者赵晨旭谈到她前往西藏的经历,“我爷爷于1965至1974年在青藏地区服役,是川东气田第一批建设者之一;我的舅舅在2007年主动援藏,支援西藏林芝第一条110千伏高压线路建设,家人的选择深深影响着我。”

向下扎根、向上开花,这样的青年在重庆大学不在少数。

重庆大学厚植爱国情怀,通过“四大就业实践品牌活动”——“使命行”国防军工单位实践活动、“名企行”行业头部企业实践活动、“龙骨行动”基层挂职锻炼实践活动、“嘉陵之子”国际组织实践活动四大就业实践品牌活动,系统性地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家国担当,引导青年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在时代洪流中成就人生价值。

4.png重大青年亮相央视网讲述红色文物故事。重庆大学供图

到西部、基层、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已成为重大毕业生的就业主旋律:物理学院袁相宝加入安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服务重庆“33618”,立志解决“卡脖子”难题;材料学院孙振宇加入中核集团,服务祖国核工业发展;电影学院李青原将前往贵州习水,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每年超50%毕业生留在西部,60%以上进入国家重点单位就业,且比例逐年增长。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校训已深深融入每一位重大学子的实际行动中。

重庆大学校团委书记于佳佳表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重庆大学从“三个融入”起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高质量思想政治建设、高质量社会引领和高质量就业“三个高质量”,为新时代青年打下家国情怀的思想底,助力青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