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守初心 担使命】辛清泉:“林深见鹿”,做学问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一直坚持

日期 : 2021-09-10
摘要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十四五”的开端之年,今年的教师节有了更为特殊意义。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党委宣传部、人事处联合策划教师节专栏【守初心 担使命】,一起走进、认识、了解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教师们。

辛清泉,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后到重大任教,扎根西部13载,现任重庆大学计划财务处处长、国资办主任,兼任《当代会计评论》执行主编,教育部教指委委员,重庆市政协委员等。

一位聚焦中国情景研究的学者

“中国问题、国际水准、本土现象、科学叙事”,这是辛清泉给自己总结的16字学术研究风格。长期聚焦于中国情景的会计与治理问题研究,对辛清泉来说,将中国的会计和财务问题置入国际视野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提出基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是一位学者的责任,更是他研究的兴趣所在。

WechatIMG35.jpeg

早在读研究生期间,辛清泉就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他就立志要在中国的会计和治理问题研究上做出一定的建树。“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迥异于西方国家,我们经常无法借用西方已有的会计研究成果作为中国研究的起点,因此有必要深入到更基础的理论去重新审视中国实践,产生中国情景下的会计和治理知识。”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将西方现有的基础理论和中国的基础制度结合,以中国现象作为检验对象,辛清泉在会计和治理理论方面的研究结出累累硕果,在The Accounting Review、JBE、JCF、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被引次数高达6600余次。其相关理论研究对于改进证券监管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林深见鹿”,在辛清泉看来,做学问要板凳甘坐十年冷。“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一直坚持下去,你肯定会收到正向的反馈。而这些正向的反馈又会不断激励你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前行。”利用专业所长,发挥人文社科学者的智库作用,辛清泉积极把学术研究成果用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重庆与资本市场、重庆工业企业创新升级撰写多份咨政建言,被多次采纳。作为发起人,辛清泉联合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筹办了新制度会计学国际研讨会,到2021年已连续举办四届,会议致力于推动和发展中国会计、治理与财务问题研究,目前已成为中国会计界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

一名坚守课堂一线的教师

注重新问题、新思维的求知教育,从数据到决策、从经验到逻辑、从本土到全球三个维度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一直贯穿在辛清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人才培养理念。从教十几载,辛清泉一直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始终坚守在课堂教学一线,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好评。

“会计学的课程有一定专业门槛,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没从事过会计审计方面的工作很难理解透彻。”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结合课程内容,辛清泉编撰了大量基于中国情景的教学案例,在教学课程中穿插大量真实案例。他撰写的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全国金融硕士优秀案例、全国MPACC十大优秀案例。

不仅如此,辛清泉还不断探索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2019年,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辛清泉主动策划,在经管学院本科生中推出寅初经管实验班项目,在培养计划中嵌入完整的科研训练系列课程,增开全英文教学课程,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和英文沟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大量欧美商学院学习交流机会,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经管类科研后备人才。该项目获得重庆市重大教改课题支持。

尽管科研和行政工作繁重忙碌,辛清泉始终坚守在课堂教学一线,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他牵头的会计学本科专业,获得重庆市首批一流专业和首批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做好教书育人这份本职工作。”这是在第37个教师节之际,辛清泉最想说的一句话。

WechatIMG34.jpeg

一个因材施教、和善包容的导师

引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是辛清泉作为一名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对自己的要求。他说,“帮助学生成长,学生的进步也可以促进老师的进步,在学术方面,人人都应该被尊重。”一周1-2次的学术交流会,是辛清泉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交流会上,学生们听他讲授本专业领域的经典文章,学生也会轮流分享近期关注的一些前沿研究。大家在一起在学海里畅游、谈古论今,常常持续到深夜大家还意犹未尽,不愿离开。“我们是一个特别喜欢开会的团队”,辛清泉的一位2018级的博士生打趣到。

在学术研究上,辛清泉对学生们有三个要求:第一,学术严谨、思考问题要深入;第二,研究重要的、有意义的问题;第三,严格遵从学术道德。一方面对学生做学术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辛清泉更多地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式、启发式的培养,尊重学生的想法,支持学生做更多探索和更多尝试。“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术研究,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很重要,如果真的热爱学术,就脚踏实地地去做。”辛清泉认为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选择,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方式。

课堂之外,与严肃的学者形象相反,辛清泉喜欢和学生分享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经验。在节假日,辛清泉会组织学生们去爬山、参观博物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轻松、融洽的团队氛围。“辛老师会经常组织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回来跟我们交流,从他们的分享中我们会得到很多有用的经验,少走很多弯路。”从本科、硕士、博士,一直师从辛清泉的学生李星烨说到。

工作之余,辛清泉也喜欢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还曾带领学院教职工足球队参加学校比赛。随着工作越来越忙碌,辛清泉笑着说,现在追求自身爱好的时间越来越少,最多的运动大概就是走路了……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坚持学术热情,坚守三尺讲台,因材施教、严于律己,作为一位教师、一名学者,辛清泉始终保持初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