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大学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中喜获多项大奖

日期 : 2022-11-09
摘要
11月9日,中国声学学会公布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 (以下简称“竞赛”)的作品获奖名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师生团队在本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是唯一获得两项一等奖的学校。

11月9日,中国声学学会公布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 (以下简称“竞赛”)的作品获奖名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师生团队在本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是唯一获得两项一等奖的学校。

谢辉、刘畅指导的一等奖作品《和而不同》(参赛团队:何荣佳、朱颖、倪特、何湘)以“书、乐、礼、画”四个主题定义四个场馆,用声音作为引导,提示每个场馆的功能属性。创造各个场馆前厅的独特空间,增加场馆前厅独特性,对场馆特色性进行提示。期望通过声景的介入,特别关注不同中庭拥挤条件下的人群听觉舒适度,提高空间的引导性。对服务人群的划分处理上,采用人群划分和动机划分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个场馆都有对应人群作为受众。

图片1.jpg

谢辉、刘畅、毛挺指导的一等奖作品《风之谷|沙之声》(参赛团队:杨平、杨党燊、王杰、代芳园)表达了荒漠苍茫壮阔、神秘而又富有生命力,极端野蛮的自然环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相差甚远。在荒漠温室的展厅如果仅是通过简单地呈列植物,就无法让游客体会植物的生长环境,无法感受到在荒漠的艰苦环境下,植物生命顽强的力量感。本作品用沉浸式场景的视觉营造和风沙水三种元素创造流动的声景,让游客体验荒漠环境中自然的广阔和烈日流沙中生命的顽强。

图片2.jpg

谢辉、刘畅、毛挺指导的二等奖作品《春水花径》(参赛团队:白馨怡、敖茂易、韩月)将四季声景的研究结果融入室外声景设计,并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的氛围营造,对入口、内部中间庭院到外部水池三个节点展开详细设计。入口“雨镜”通过平台侧边的水幕声音调节将游客引入建筑内部,根据环境声采取声掩蔽措施,提高人们的游览体验感;中间“花镜”结合博物馆主题设计春夏秋冬四个场景序列,沉浸在四季中植物生长的变化;尾部“水镜”结合声屏障设施与儿童游乐布局,以水声为主轴,串联起室外空间。

图片3.jpg

谢辉、刘畅、吕罡指导的二等奖作品《聆听·自然》(参赛团队:李屿珊、陈舒、黄洁)展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现代图书馆在建筑形式、功能、阅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让使用者对图书馆声环境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本作品基于现代图书馆不同阅读场景的使用需求,结合场地周围自然景观优势,在不同阅读空间中加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设计,希望读者能在阅读、交流、休息、冥想时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自然场景。

图片4.jpg

此外,谢辉、刘畅指导的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团队的作品《倒带——回溯重庆之声》也荣获一等奖。学生作品依托于重庆大学声景设计课程、工作坊完成,得到了重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支持,相关的教学成果之前已获得了重庆市高等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优秀论文奖、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优秀论文奖以及多次重要国际竞赛奖项。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是中国声学学会发起,为积极响应国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推动“声景”的理念融入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而举办的。本次竞赛主题为“从理论到实践—人居环境中的声景营造”,面向全国高校全日制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及环境设计等在校学生。竞赛受到了全国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关注,共收到近90所院校提交的100组参赛作品。

经过竞赛组委会形式审查、专家初审,共遴选50组作品进入复评。在复评阶段,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吴硕贤教授作为评委会顾问,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康健教授作为评委会主席,并会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专家,以参赛小组答辩的形式进行评审,最终确定了竞赛作品获奖名单,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5项。 

完整获奖名单见中国声学学会网站:

https://www.aschina.org.cn/detailbak.html?id=38&contentId=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