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大学建筑学部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共同举办学习“新质生产力” 助推土建类科研发展论坛

日期 : 2024-05-22
摘要
5月22日下午,一场聚焦“‘新质生产力’助推土木建筑类科研发展论坛”在《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辑部举行。论坛邀请了重庆大学建筑学部优秀青年学者教授代表共聚一堂,共话学界行业未来。

5月22日下午,一场聚焦“‘新质生产力’助推土木建筑类科研发展论坛”在《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辑部举行。论坛邀请了重庆大学建筑学部优秀青年学者教授代表共聚一堂,共话学界行业未来。本次论坛由《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执行主编曾卫教授、建筑城规学院何宝杰教授共同主持。

图1.jpg

曾卫从国家层面系统介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脉络与内涵特征,并结合个人学习和发展经历,从工科交叉学科背景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历程,分享个人对于“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新理解,对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认知,强调学者个人的研究一定要紧跟国家大的方针政策,重点突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研究。

何宝杰结合自己城市高温韧性课题方向的转型与深化,提出从社会人群需求出发,针对真问题真需求,积极拥抱新技术,解译“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土木学院程国忠副教授,认为在国家深度转型的背景下,将AI 应用到土木工程领域,构建“机器人+AI+场景”新型交叉势在必行。李潇教授从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数字化转型、学科发展四个角度,提出针对“新质生产”的潜在行业发展方向。柯珂教授提出要积极把握新技术的典型特征,实现高质量的成果转化。环境学院陈志良教授,从“两山论”出发,提出了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的典型特征即信息技术,实现质的提升,并将其与研究方向、产业、社会需求相结合。杨易教授围绕“新质生产力”“新”的外延,提出新的生产资料的原创来自于“科学”,科学作为最原创的驱动力,需要积极培育“科学”的支撑环境。叶志洪教授,提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区别传统的跨学科交叉处理方式,以及通过新的技术理念与方法,构建渗透融合式的发展前景。管科学院庄陶之副研究员,从“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出发,围绕“质”,提出需要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建筑业维度与突破点,构建基础性框架。

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建筑业社会需求的战略意识、行业结构性的框架探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涵破局、学科发展四个方向展开了详细讨论。参会社会企业嘉宾代表也表示共鸣与认可。

曾卫对本次论坛作总结,对各位嘉宾针对自己学科领域的精彩研讨表示感谢,他表示《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未来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引导,为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建设一流期刊进行更多元的更深入的系列交流。

来源:建筑学部

作者:何宝杰 尹名强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