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大学: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 推动有组织科研成效显著
来源 : 新华社
1月7日,新华社重庆频道客户端发布《重庆大学: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 推动有组织科研成效显著》,报道学校2024年在科研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全文如下: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月7日电(汤奥林)2024年,重庆大学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研平台打造、重大项目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研领域的丰硕成果,也为重庆大学建校95周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科研平台添动力
日前,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即将全面投入使用。该中心是重庆大学有史以来最大的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平台于一体的科学实验中心,建成投用后,将为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平台支撑。
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成效果图。重庆大学供图
科学中心建设只是重庆大学众多高能级创新平台中的一个。近年来,重庆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并通过实施“一室一策”战略,加速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上打造标志性成果,嘉陵江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成功揭牌启动。重庆大学还发挥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空间太阳能电站等众多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优势,全面赋能学校科研工作。
“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表示,重庆大学将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高端创新平台集群建设,为高质量建设“百年新重大”增添动力活力,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育人水平。
年度国家重大项目21项,实现历史新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重庆大学科研经费再创新高,全校科技总经费突破40亿元。在国家重大项目的争取与实施方面,重庆大学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共有2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项目答辩通过;在基础研究项目方面,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在横向研究项目方面,学校承担千万级以上重大横向项目7项。这些数字彰显了重庆大学在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方面的雄厚实力。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由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杨庆山教授牵头的项目“高层建筑风振分析理论与降载减振技术及其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历经20余年研究与持续攻关,创新发明了系列风洞实验装置与技术,提出了气弹风振响应分析理论,建立了不同工程条件下的高层建筑抗风设计方法,形成了系列经济、高效降载减振技术。
杨庆山团队获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大学供图
另外,近年来,重庆大学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卓越行动计划,有效提升学校基础研究能力,多个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表现令人瞩目: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的最新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医学院徐荣彬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环境与生态学院杨易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也在《科学》(Science)发表。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也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科研团队在做研究。重庆大学供图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拓宽科研新路径
近年来,重庆大学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实施“头部企业”工程。2024年与赛力斯、中国商飞等6家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合作头部企业累计达30家,头部企业工程生态初步形成。
学校还积极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加快提升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主办“一带一路”大学校长论坛暨“一带一路”大学与可持续发展大会等活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国际化进程。
“一带一路”大学校长论坛暨“一带一路”大学与可持续发展大会现场。重庆大学供图
2024年7月12日,中国科技馆与重庆大学共建的“科普创新实验室”在重庆大学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科普创新实验室”,建成之后将是一个能够让科技成果可视化、普及化的“孵化器”,并成为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公民教育集合于一体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普平台。
科普创新实验室成立大会。重庆大学供图
此外,重庆大学还成立“科技工作者之家”,开展“科创会客厅”“科学读书汇”品牌活动,凝聚全校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学校科学创新和实践。
来源:新华社 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