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校科技查新员培训班在重庆举办
4月8日至1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办、重庆大学协办的“2025年高校科技查新员培训班”在重庆举办,来自全国130余所高校的科技查新从业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知识产权研究发展处处长曾艳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储新宇,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魏群义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魏群义介绍了重庆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对查新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此次培训会的举办对于进一步提升科技查新员的业务能力,促进查新工作的标准化与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校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也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深耕细作,打造高水平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储新宇表示科技查新作为贯彻科研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为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高校科技查新机构作为科技信息基础服务部门,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具,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提升信息检索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提升高校创新效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在加强研究、技术赋能、人才强基、标准领航、合作交流、开拓应用六个维度赋能科技查新,服务科技创新,以高质量的查新工作服务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共同助力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
曾艳从背景介绍、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等方面,通过权威数据详细剖析了行业近况,同时针对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她表示,面对信息爆炸、技术跨界、伦理合规等诸多挑战,查新机构和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技术赋能、知识融合和改革创新,更有力地支撑国家科技战略和产业升级需求,当好科技创新的“导航员”与风险防控的“守门人”。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11位高校查新和知识产权领域专家从科技查新技术规范和查新流程、AI工具在科技查新中的应用、专利检索与查新要点、具体学科领域科技查新检索策略与上机操作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本次培训为全国高校科技查新人员提供了高水平的学习平台,对提升查新服务质量、支撑高校科研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图书馆
作者: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