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举办4.23“世界读书日”与你相“阅”大型文化活动
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之际,重庆大学图书馆以“华彩非遗,四海同韵”为主题,联合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与你相“阅”中国文化活动。本次活动是2025年“国际中文日”“世界读书日”双节共庆系列活动之一。来自24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齐聚逸夫楼大厅,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阅览中华文化书籍、体验绘制京剧脸谱、剪刻传统窗花、创作扇面书画、盖印文化印章等沉浸式文化活动,全方位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书馆副馆长陈文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同学们来馆参加4.23世界读书日活动表示热烈欢迎。陈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与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我们希望通过文化展览、图书阅读、“手作+互动”相结合的体验模式,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共享中文之美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陈文对重庆公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图艺术资源服务平台)的支持也表示了感谢。
在文化展区,留学生们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及讲师讲解,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戏曲脸谱的象征意义以及传统书画的艺术内涵等非遗知识。
在中国文化图书展区,图书馆精心准备了有关中华文化介绍的各类图书供大家借阅,吸引众多学子驻足翻阅。
在脸谱绘制区,留学生们手持毛笔,在白色面具上勾勒红黑金彩。来自苏丹的学子帝龙专注描摹着“关羽”脸谱的丹凤目和纹样,他感慨道:“每种颜色都代表不同性格,就像通过面具读懂人物灵魂。”图书馆万小英老师现场讲解了脸谱色彩密码,引得留学生们惊叹不已。脸谱绘画通过色彩与线条的碰撞,展现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现场有学生还将蜘蛛侠与脸谱融合,展示了文化交融新魅力。
剪纸艺术区内,纸张翻飞间绽放朵朵窗花。越南留学生阮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双龙戏珠”作品后兴奋展示:“剪刀像在跳舞!原来对称图案藏着‘好事成双’的祝福。”不少学生将作品夹入笔记本留作纪念。
最热门的当属扇面书画区,留学生们在重庆大学研究生书法协会志愿者同学们的帮助与指导下,执狼毫、蘸水墨,在素白或鎏金底的各式团扇和卷轴上书写“和”“福”“信”等汉字,或临摹梅兰竹菊。还有的同学将我们中国的传统书法和西方的油画艺术和谐的融合在同一把扇面上。来自俄罗斯的欧李娜同学说:“中国书画是‘慢艺术’,每一笔都要呼吸平稳,这让我更加理解中国传统哲学。”
篆刻印章成留学生“打卡”新宠,“这比贴纸酷多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伊米在图书馆老师指导下,将篆刻着“平安”的朱红印章郑重盖在书签上。活动现场,留学生们纷纷体验中国传统篆刻艺术——有的将馆藏章印拓在帆布包上笑称“带着中国红去旅行”,土库曼斯坦学生则收获了书法协会程天乐题写的中文名及印章落款,他兴奋表示:“这就像专属的东方密码!”一方方朱印跨越语言障碍,成为留学生们珍藏的中国记忆。
活动尾声,参与的同学们手持盖着馆藏印章的扇面、书画卷轴、脸谱、剪纸作品等合影留念。有留学生开心地笑着说“今天我的手指沾满墨香,这是触摸五千年文明的方式!”当留学生们好奇的目光遇见非遗的千年积淀,文化的边界在指尖悄然消融。
本次“世界读书日”与你相“阅”文化活动,以非遗为媒,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展示,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更架起了一座中外文明互鉴的桥梁,为全球青年共筑文化理解的“同心圆”写下生动注脚。图书馆活动负责人田琳主任表示,图书馆未来将持续推出传统节气、经典赏析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图书馆成为文化交融,文明互鉴的立体课堂,谱写文化育人的新篇章。
来源:图书馆
作者:万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