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城市科学联合实验室2025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日期 : 2025-04-23

4月23日,重庆大学与塔什干建筑大学共建的“中乌城市科学联合实验室”联合举办主题为“韧性城市与可持续生活:中乌城市转型之路”线上学术论坛。论坛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建设部的大力支持,邀请中乌双方六位城市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就城市韧性、绿色低碳发展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城市转型背景下科研合作的新模式与实践路径。

图片1.png

 

图片7.png

本次论坛由实验室国际合作部部长傅曾峥主持。开幕式上,中国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国际合作处处长余山川与乌兹别克斯坦建设部技术规范与标准化研究所所长Muzaffar Sattarovich Mustapov分别致辞。余山川充分肯定了重庆大学在住建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基础,指出中乌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合作潜力巨大,期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实验室平台建设,探索务实合作机制,并表示住建部将持续支持相关合作。Mustapov表示,乌兹别克斯坦资源丰富,期待通过中乌标准体系对接,推进可持续城市建设,并深化联合实验室合作。 

图片8.png

图片9.png

随后,中乌双方六位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重庆大学谢辉教授以《AI驱动超大城市声环境优化与韧性提升》为题,结合正在进行的“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介绍了中国城市在噪声污染治理中的AI应用进展,包括噪声监测、健康风险评估与社区治理优化等内容,展示了基于城市环境大数据的智能决策平台建设。

图片10.png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力学与结构抗震研究所所长Yuvmitov Anvar在《乌兹别克斯坦抗震建筑领域发展展望》中,回顾了当地抗震理论与标准的演进,介绍了在地震监测和建筑性能实验方面的最新成果,强调立法保障在提升抗震能力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11.png

香港理工大学容晓君副教授分享了《虚拟花园对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感与压力水平的影响》,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沉浸式虚拟自然场景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未来将引入机器学习技术优化干预策略。

图片12.png

塔什干建筑大学Nazarova Dinara教授在《乌兹别克斯坦城市规划历史演变与气候适应策略》中,分析了城市化对环境与文化遗产的影响,提出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推动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平衡发展与保护。

图片13.png

安徽建筑大学刘开伟教授在《绿色建筑材料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聚焦中亚极端气候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介绍了沙漠砂表面改性、再生骨料应用挑战及疏水改性技术,提出绿色建材本地化创新路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图片14.png

塔什干建筑大学Jasur Rashidov副教授以《既有住宅改造:面向低碳的生物材料与抗震韧性技术》为题,分析了乌国建筑能耗与安全现状,提出通过国际合作开展绿色改造与技术提升,推动低碳韧性建筑更新。

图片15.png

在提问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的挑战与对策展开交流。谢辉指出,合作仍面临语言、机制、基础设施和人员往来等障碍,应通过双语科研团队、远程技术支持和线上协作机制予以应对,并强调合作应聚焦于乌方实际需求。Nazarova Dinara表示,乌方正积极拓展农业、能源与材料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推动联合研发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强调科研合作离不开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与企业参与,实现互利共赢。

本次论坛进一步巩固了中乌城市科学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基础,为推动两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标志着中乌在城市科学领域协同创新迈出坚实步伐。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城市转型挑战,构建更具韧性与活力的美好未来城市。

来源:建筑城规学院

作者:胡爱玲

作者 : 建筑城规学院 胡爱玲

编辑:曹蔚

审核:张辉   刘卜玮   

责编: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