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举办Web of Science研究助手AI工具培训讲座
5月13日晚,重庆大学图书馆“科研加油站”权威数据库系列讲座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本次讲座由图书馆学科服务办公室信息素养教育总管李燕主持,特邀科睿唯安解决方案高级顾问马亚鹏担任主讲,以“负责任的生成式AI科研利器——Web of Science研究助手开启智能科研探索新范式”为主题,为全校师生系统讲解如何利用AI工具优化文献检索与科研工作流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科研领域,如何避免生成式AI的“幻觉”问题、保障学术诚信成为重要议题。重庆大学图书馆自2025年4月23日起再次开通Web of Science研究助手的免费试用权限,师生可通过校内IP直接登录使用。本次讲座聚焦Web of Science研究助手的核心功能,结合真实案例解析其优势。
马亚鹏以ChatGPT生成虚假参考文献的案例切入,强调通用AI工具的局限性,并对比介绍Web of Science研究助手的可靠性。该工具依托科睿唯安权威数据库,涵盖2万余种期刊、超百年引文数据,通过“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确保结果可溯源。讲座中,马亚鹏演示了多语言自然语言检索、动态可视化分析引用关系等功能,并重点讲解全新升级的“文献综述2.0”模块。该模块支持用户自定义主题、时间范围等参数,自动生成结构化综述,同时识别研究空白与热点,辅助构建科学假设。
马亚鹏在现场以“铜诱导肿瘤细胞死亡”课题为例,展示Web of Science研究助手如何引导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被引参考文献深度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基于当前文献快速找到更多重要的前序研究文献;通过共同引用关系图快速定位领域内关键文献;以及引导式深入探索功能可以层层递进为研究者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快速了解该领域排名靠前的研究人员等等。
互动环节中,师生就“科研助手的文献综述功能是否会涉及科研道德和学术诚信”“研究助手和AI智能体功能上有何区别”等问题展开讨论。马亚鹏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本次讲座是图书馆深化“智慧科研支持”服务的重要实践,未来将持续引入前沿工具培训,赋能师生把握AI时代科研新机遇。
为方便师生回顾讲座内容,图书馆提供培训视频回放链接及课件下载,师生们可以通过该会议回放链接及课件进行自主学习。
来源:图书馆
作者: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