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洪友士研究员出席工程科学前沿讲坛

日期 : 2025-06-04

近日,应航空航天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原所长洪友士研究员来校做学术交流,并在理科楼205会议室出席由工程学部主办的工程科学前沿讲坛,并作了题为“超高周疲劳的裂纹萌生模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卫国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陈立明教授、力学学科带头人刘占芳教授及工程学部师生40余人出席讲座。

李卫国对洪友士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报告人作了简要介绍。

e4a15dd7-2408-4876-b463-9be045fe723b.png

报告中,洪友士系统介绍了合金材料超高周疲劳问题,他及其团队提出了裂纹萌生特征区及特征参数的概念,并提出了“大数往复挤压Numerous Cyclic Pressing”模型。该模型不仅解释了裂纹萌生特征区的形成机制,还为理解不同材料(如高强钢、钛合金、铝合金)的超高周疲劳行为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这一模型强调了微结构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动态演变过程,尤其是纳米晶层的形成及其对裂纹萌生的影响。洪友士还探讨了当前超高周疲劳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例如裂纹萌生特征区的微结构细化及纳米晶层形成究竟发生在裂纹形成之前还是之后?特征区的形成与加载应力比有何关联?纳米晶层的厚度、连续性以及微结构细化程度如何影响疲劳性能?特征区的形成是否需要真空环境?洪友士结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中的相关发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b4f3a784-34ac-41b8-8057-8db09e048e62.png

报告结束后,洪友士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随后,李卫国和刘占芳代表工程学部向其赠送了工程科学前沿讲坛纪念牌。工程科学前沿讲坛系列讲座为全校师生搭建了学术探讨平台,创造了与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取得了持续的良好反响。

来源:工程学部

作者:钟云露

作者 : 工程学部 钟云露

编辑:曹蔚

审核:薛维益   徐珺琢   

责编: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