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出版社参加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多项活动亮相书博会
来源 : 人民网
7月25日至28日,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的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盛大举行。作为重庆出版界的中坚力量,适逢建社40周年的重庆大学出版社携约500种精品图书参展,涵盖社科、艺术、科普及学术著作等类别,并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展现其在推动出版繁荣、引领文化创新、深化全民阅读中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书博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重磅学术闪耀国际
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展位核心位置,陈列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纳西东巴文献字释合集》(50卷)。这部皇皇巨著已入藏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等世界级学术殿堂,彰显了中国学术出版的全球影响力。
在“陆海之约”展区,重庆大学出版社策划的“陆海书系•物的流动与全球史丛书”,更致力于构建全球文明对话的阅读网络。
文创首秀赋能校园
7月25日,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重庆大学出版社承办的首届大学校园文创展惊艳亮相书博会。展览汇聚全国30余所高校官方授权的文创精品,巧妙将校史、校训、古籍纹样转化为书签、摆件、冰箱贴等可触可感的文化载体。
重庆大学副校长邓绍江指出“文创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名片”,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李永强呼吁“以文创推动大学文化走进生活”。此次活动为高校搭建了经验共享的重要平台,探索了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融合的新路径。
科幻前沿对话AI
7月25日,重庆大学出版社新书《科幻文学研究手册》读者见面会成功举办。国内科幻领军人物、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聚焦活动主题“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幻未来学”,深度剖析AI对科幻创作生态的重塑(如“精准自主写作”“按需印刷”)。
吴岩强调,创作者需兼具“AI协作者”与“范式破坏者”双重角色,并期待该手册推动“人人参与科幻创作”,助力构建中国科幻研究话语体系。
十年匠心探索自然
7月25日,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家、“科普中国”特聘专家詹志鸿携十年心血之作《中国锹甲大图鉴》亮相重庆大学出版社展位。
该书基于检视2.2万多只标本、拍摄24万张图片的扎实工作,精选3276张高清影像,系统呈现中国34属369种锹甲,在解决“雌雄二型”等学术难题的同时,以生动比喻和生态趣闻实现了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完美平衡。
詹志鸿表示,期待此书成为“打开锹甲世界之门的钥匙”,让更多读者感受自然之美,投入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中。
家书智慧启迪当下
7月26日,在书博会南岸分会场,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教授万曼璐以“梁启超如何巧妙运用家书将九个子女培养成才”为题带来温暖分享,阐释了梁启超成就“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教养智慧。
她深入解读梁启超数百封家书中蕴含的平等对话、因材施教、情感充沛的独特教育方法,并建议家长在亲子阅读中引导孩子沉浸历史情境,于探索中生长独立思考的能力。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