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陕西科技大学杨海波教授做客工程科学前沿讲坛

日期 : 2025-08-31

2025年8月29日下午,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李猛教授邀请,陕西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杨海波教授来校交流,并以“介电储能材料的界面结构与高温储能性能研究”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能动学院李猛教授主持,郑玉杰副教授以及工程学部的师生们参加了讲座。

1.jpg

李猛对杨海波做了简要介绍。杨海波介绍了陕西科技大学的发展概况,杨海波围绕“介电储能材料的界面结构与高温储能性能”展开了深入探讨。他指出,高温环境下电容器往往面临能量密度受限和储能稳定性不足的瓶颈,而通过多尺度界面调控与复合材料设计,可以显著提升介电材料的击穿强度和储能密度。在研究思路上,杨海波提出了三大核心设计理念:1.基于“热电协同调控”理念,通过引入多功能界面结构,有效削弱局域电场畸变并延缓电击穿,从而获得可在高温下稳定运行的复合介质材料;2.基于“导热–绝缘–极化”耦合设计,借助分级结构的尺寸调控与界面优化,实现高介电常数与高击穿强度的协同提升;3.基于高熵结构的界面构筑,利用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的多重调控手段,构建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复合介质体系,进一步提升能量存储能力与可靠性。在具体研究案例中,杨教授重点展示了高能量密度复合介质薄膜的构筑与性能优化,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界面工程实现储能器件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升。

2.jpg

学术报告后,杨海波结合自身“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成功案例,介绍了他在教学方面的实践与经验,分享了团队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思考与成果,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积极提问,针对师生提出的“如何设计多层复合材料以兼顾高介电常数与高击穿强度”问题,杨教授指出,多层复合材料的核心在于层间界面结构的合理构筑与能量耗散机制的有效引导,并结合自身研究实例,为师生们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路。

3.png

交流最后,李猛向杨海波赠送了“工程科学前沿论坛”纪念牌,现场气氛热烈。

来源:工程学部

作者:张莉梅

作者 : 工程学部 张莉梅

编辑:曹蔚

审核:薛维益   徐珺琢   

责编: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