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刘伯承元帅革命品格宣讲活动走进重庆大学

日期 : 2025-09-26

“从开州中学到重庆大学,元帅的光芒始终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9月26日晚上,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大剧场内,开州籍大一新生刘绍杰手持刘伯承元帅青少年时期使用的砚台,向现场1400余名师生讲述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

这场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重庆大学)与刘伯承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的《追光——刘伯承元帅革命品格宣讲活动》,通过文物叙事的创新形式,打造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线上直播吸引超万人次同步观看。

微信图片_2025-09-30_100831_650_副本.jpg

作为首位文物推介人,刘绍杰与刘伯承元帅有着特殊渊源——她曾就读的开州中学,前身正是刘伯承元帅就读的开县高等小学堂。她手中的那方砚台,承载着少年刘伯承“手执青锋卫共和”的誓言,也见证了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到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

当讲解员李宇濛的讲述声与现场光影特效交织,青年刘伯承伏案书写入党申请书的身影仿佛重现于舞台,无声传递着信仰抉择的千钧之力,让青年学子真切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从觉醒到坚定的思想历程。

微信图片_2025-09-30_101214_785_副本.jpg

活动以珍贵革命文物为脉络,系统展现刘伯承元帅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从刘蒙将军讲述父亲随左轮手枪走过的峥嵘岁月,到军属黄君妍通过毛毡鞋追忆太行军民鱼水情;从刘伯承同志故居管理所所长颜华揭秘行军床背后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智慧,到97岁高龄的原二野军大学员吴纯青回忆元帅用放大镜编写讲课提纲的治学精神,每件文物都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精神纽带。

活动中,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师生还演出了歌伴舞节目《情深意长》,以悠扬的旋律与优美的舞姿,生动再现了1935年刘伯承与彝族同胞歃血为盟、团结一心的历史佳话。这段历史不仅是长征路上的光辉一页,更彰显了我们党“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政策初心与深意。

微信图片_2025-09-30_103003_423_副本.jpg

本次活动是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精选砚台、左轮手枪等国家一级文物,联合高校开发沉浸式宣讲课程,通过数字影像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写给刘伯承元帅的致敬信,信中“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评价,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感召。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李淼

摄影:黄楷凯

作者 : 党委宣传部 李淼

编辑:曹蔚

审核:甘润   徐珺琢   

责编: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