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开展文字斋讲座:漫谈柳青及《柳青传》

日期 : 2018-10-22
摘要
2018年10月22日晚7点,应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的邀请,《柳青传》的作者刘可风在文字斋报告厅作了题为“漫谈柳青及《柳青传》”的“文字斋讲座”。

2018年10月22日晚7点,应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的邀请,《柳青传》的作者刘可风在文字斋报告厅作了题为“漫谈柳青及《柳青传》”的“文字斋讲座”。本次讲座由重庆大学高研院教授郭春林主持。来自高研院、博雅学院以及电影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3_副本.jpg

作家刘可风是柳青的长女,针对有些人认为柳青的《创业史》写得不真实的问题,她指出,经过时间的淘洗,现在这部作品和它的作者又再次引起关注,足以说明其价值和意义。

刘可风从父亲柳青的家庭情况谈起。柳青的父亲是独子,盼着子多福多以创家立业。柳青出生在陕西一个贫瘠的小乡村,有七个兄弟,两个姐妹,从小见证了苦难。

其次,刘可风介绍了柳青的受教育过程。柳青经历了从私塾,到小学,到绥德四师,再到榆林六中这样一个基础教育的阶段。绥德师范期间,虽求学时间不长,但对柳青的一生影响很大。在那里,柳青受到了革命启蒙。其中,柳青的大哥刘绍华对柳青影响最大,正是在他的启发下,柳青加入了共青团,对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最终投身革命洪流。也是在绥德四师期间,柳青开始走上文学道路。

在具体阐释柳青文学道路的时候,刘可风特别指出,革命期间,过封锁线时护送柳青的两名八路军战士为了保护柳青而牺牲,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体会到生命的厚重,激发了其责任感。此外,刘可风还指出,柳青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忠实实践者,《讲话》贯穿其一生的写作生涯。

柳青在米脂农村三年的乡文书经历,提高了他深入调查、处理群众工作的能力。与农民朝夕相处的经历,促使柳青写出了他人生第一部重要的习作《种谷记》。在上海的一次文艺工作者的座谈会上,与会者对这部作品评价很低,这对柳青打击很大,但柳青也以此激励自己,在今后更加深入地学习,包括大量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

柳青收集资料写作的战争小说《铜墙铁壁》,在人物的塑造上有概念化倾向,不过很多细节的描写很真实。

通过这两次的写作经历,柳青认识到,自己若非亲身经历,很难写出成功的作品,因而,今后的写作,一定要与写作对象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变成他们,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这是从之前的写作经历中得来的,也是从阅读的西方文学中得来的。深入生活,就是把自己长期融入写作对象中。

关于柳青在长安县时与当地农民的关系,刘可风指出,柳青在当地威信很高,实事求是。他把《创业史》第一部的稿费一万六千多元,以及预支的《创业史》第二部稿费均全部捐献给当地的合作社创办农机厂,提高生产力,为农民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正是因为柳青把许多精力投入实际生活,与农民一起劳作,与他们充分接触,才能在作品中用人物的眼光观察世界、反思自我。关于教育农民,柳青真切地感到,真的需要有人教育农民、改造农民,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责任,农民素质与国家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创业史》历经四稿,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创造出以前文学中没有的人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梁生宝,并受到文艺界的肯定。

在柳青看来,文艺创作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越难就越要坚持,才能成功。柳青形容自己的写作状态时说过,“我就像挑着一担鸡蛋在街上走,谁都不敢碰我,我自己也很谨慎,只为了完成写作。”

刘可风认为,”十七年文学”(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真实历史,供大家去了解那个时代的样子。只有了解历史,才能了解现在。刘可风激励大家,如果你有成名立业的抱负,你就去努力,也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中间当然会有负面的东西,但要学着克服。

交流环节,刘可风和在座师生就梁生宝这个人物的艺术形象和人物原型的异同、作家创作过程中如何进入以及如何成为写作对象、作家和演员的异同、以及路遥跟柳青的传承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曾经在陕北做过土改历史调研的高研院副院长李放春教授就陕北土改情况与刘可风进行了深入交流。

最后,郭春林教授总结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并谈了他听了这次讲座的感想。第一点,柳青注意教育农民的问题,特别值得讨论的是,这其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一方面是教育农民,但另一方面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可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第二点,抗战时期,两位八路军战士因保护柳青而牺牲,这里包含了一个“牺牲者与幸存者”的命题,对柳青的一生而言,就存在着一个从革命者到文学者,更进而由幸存者到牺牲者,最终在《创业史》中完成更高一层的文学者革命者的统一的过程。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