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文字斋讲座:跨国主义与美国移民史学

作者 : 博雅学院 古希

日期 : 2017-04-26
摘要
2017年4月18日晚上7点,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和博雅学院邀请到了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文史哲》英文版常务副主编、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部讲席教授王心扬教授,以“跨国主义与美国移民史学”为题在重庆大学博雅小院报告厅做了一场精彩的

2017年4月18日晚上7点,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和博雅学院邀请到了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文史哲》英文版常务副主编、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部讲席教授王心扬教授,以“跨国主义与美国移民史学”为题在重庆大学博雅小院报告厅做了一场精彩的“文字斋”讲座。博雅学院、高研院以及校内外的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重庆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史学研究中心青年教师于留振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 


调整2_副本.jpg                             

王心扬教授以美国亚裔移民史学的发展演变为中心,探讨了美国移民史学的发展历程,强调了“跨国主义”思潮为美国移民史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听众对美国移民的历史发展以及当下美国移民史研究面临的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思考。

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王心扬教授讨论了“跨国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的“双重民族主义论”。王心扬教授以爱尔兰人在移民美国之后仍然对英国殖民者充满敌意、中国移民在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表现出的爱国情怀等事件为例,说明来自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移民在进入美国之后,一方面对美国自由、民主生活心怀向往,另一方面又心系家乡的双重复杂心理。这种看似是人之常情的情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排斥。受到现实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的亚裔移民史研究也极少讨论亚裔移民与母国之间的关联或文化根源,而是着重强调亚裔移民设法被同化的过程。但随着跨国主义思潮的出现,双重民族主义的观点开始出现并得到了认可。其中艾奇洛·阿祖玛(Eiichiro Azuma)对二战期间美国拘禁日裔美国人事件的研究最为突出。阿祖玛的研究表明,二战期间,日裔美国人对日本是忠诚的,他们甚至是日本殖民和帝国扩张计划的一部分。跨国主义思潮将原本属于美国移民史研究中的禁区内容逐渐打破,美国的少数族裔也不再仅仅扮演被动的受害者的角色,他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次, 王心扬教授提出,为了对抗原本由奥斯卡·汉德林(Oscar Handlin)提出的美国同化论,学者们重提“散居”理论,认为移民很难真正摆脱传统文化、宗教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亚裔美国史学家由于政治原因不愿谈论文化、宗教之类的问题,他们渴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不愿被主流社会视为异类。王心扬教授认为,散居论的出现迫使学者重新审视文化、宗教等因素对移民产生的长久性影响,种族歧视不再是移民史研究中的唯一主要方向。同时王心扬教授提出,就算是同一个族群散居到世界的不同地区之后,他们原本的文化传统与移民地的政治、文化等因素相互影响,最终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最近美国移民史研究的重要问题。

最后,王心扬教授强调,尽管跨国主义思潮已经席卷了美国史研究的方方面面,对美国移民史研究也起到了极强的启发与促进作用,但这并不代表跨国主义可以全面取代传统的美国移民史研究。事实上,当今的美国并未因为跨国主义思潮而放松对移民的限制,全球化进程并未完全打破民族国家的界限。民族国家依然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和有效分析单位,跨国主义并不能取代民族国家的独立存在。王心扬教授认为,无论跨国主义如何风靡,研究者都应该保持清醒,无论如何历史的研究中心都不应该脱离民族国家。

王心扬教授关于跨国主义与美国移民史的分析使我们对跨国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美国移民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在提问环节,现场听众从文化认同性、种族概念的演变以及历史研究范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疑问,王心扬教授一一作了详尽的解答,在场听众受益匪浅。

美国的移民史还在发展之中,当下的现实就是以后的历史,跨国主义思潮或许也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风潮,以后可能有其他的风潮代替它成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主流。但对当下而言,从跨国主义的角度来讨论美国移民史仍然是一个极具发展空间的领域,而美国移民史研究也为世界移民史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借鉴。


韦丽 责编 党委宣传部
曹蔚 编辑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