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材料学院举办第六期青年沙龙讲座

摘要
为弘扬学术精神、活跃学术思想,为青年教师和博士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氛围, 2021年4月1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第六期青年学术沙龙活动,本期邀请了知名学者李卫国教授、孙立东教授,以及博士研究生范刚强,就沙龙主题“钛冶金及钛材料”做了学术交流。

为弘扬学术精神、活跃学术思想,为青年教师和博士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氛围, 2021年4月1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第六期青年学术沙龙活动,本期邀请了知名学者李卫国教授、孙立东教授,以及博士研究生范刚强,就沙龙主题“钛冶金及钛材料”做了学术交流。

图片2_副本.jpg

孙立东进行《跨尺度金属管/微通道表面改性与功能化应用》的研究分享。他介绍道,金属管/微通道是高端装备和精密仪器控温和传质的“血管”网络,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可起到降低流阻、增大通量、提高换热性能等重要作用。孙立东从荷叶的表面浸润性引入到管基体的浸润性,遇到的核心问题是曲率影响接触角测量,而现有接触角理论计算公式均针对平面基体,不适合管状基体。为此,孙立东研究团队建立了管基体接触角系列模型公式,消除了曲率效应,为准确评估管状基体表面浸润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一种曲面浸润性原位表征准则,填补了金属管浸润性定量表征的空白。最后,孙立东从超细管、微通道、纳米管的表面改性与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讲解,极大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引起了老师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图片3_副本.jpg

李卫国分享了《力热能量密度等效原理及其拓展应用和高温仪器设备研制》。基于超高温服役条件下固体力学行为与强度理论研究现状,李卫国建立了基于物理机理无需拟合参数的高温力学性能理论表征模型,实现了对温度相关性断裂强度的便捷获取。借助力热能量密度等效原理建立的断裂强度模型,李卫国研究团队在陶瓷、金属、聚合物典型应用及其他领域的主要拓展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李卫国介绍了复杂热冲击环境下材料抗热冲击性能的高通量测试仪器设备,同时也号召各位同学、研究学者搞研究要注重基础研究,努力学习,在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科技领域贡献力量。

图片6_副本.jpg

范刚强汇报《氢冶金在低温提钛中的应用》。目前,绿色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需求不匹配使钢铁产业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基于此研究背景,范刚强介绍了碳氮化钛的性质与用途,提出了一种基于氢冶金的提钛新工艺,并设计了完整的综合利用流程,然后重点介绍了低温碳氮化TiO2、钛精矿和含钛高炉渣的一些优化工艺。他认为氢冶金工艺是一种大趋势,同时要注意低成本制氢是前提,高效氢冶金技术是关键,氢能综合利用是目标。

在学术交流会过程中,几位主讲人多次同现场青年师生进行互动,现场氛围活跃,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通过本次青年沙龙活动,让青年师生对“钛冶金及钛材料”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青年学术沙龙活动,不断挖掘科研育人的作用,助推学院科学研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