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与大足石刻研究院展开科教融合创新合作
来源 : 人民网 刘政宁 周小平
9月24日下午,重庆大学与大足石刻研究院签订科教融合创新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多种形式开展科研合作,并展开高层次人才培养。
据介绍,此次双方合作的目标为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解决国家文物保护工程领域重大技术创新难题;探索高校与科研机构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集聚国际一流创新人才,服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重庆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共同开展成果推广。
在科技方面,双方将聚焦石窟寺保护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重点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合作范围包含但不局限于危岩治理、水害治理、生物防治、文物保护新材料、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监测、文物数字化、检测分析技术等方向。
双方将共建“南方石质文物保护实验室”并互相挂牌。在此基础上联合申报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双方实验、试验和科技人才等条件,打造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双方科研设备实现共享。
人才交流方面,重庆大学将向大足石刻研究院推荐相关专业专家师资库,可邀请库内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培训,参与相关管理、技术决策与咨询等;大足石刻研究院将向重庆大学推荐国内外石窟寺领域文物保护研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可邀请库内专家参与重庆大学相关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重庆大学将积极选派合适人员参与双方合作研发项目,鼓励大足石刻研究院科研人员在重庆大学进修深造、攻读相关领域硕士博士学位。同时,重庆大学将聘请大足石刻研究院核心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并联合开展石窟寺考古、保护研究等相关课程建设。此外,依托重庆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大足石刻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石窟寺考古、保护研究等方向,双方将联合培养博士后。
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大学与大足石刻研究院相继合作开展了大足石刻的古建筑修缮、危岩治理、水害勘察、环境监测等科研项目,为大足石刻的保护提供了系列技术支持。
2017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重庆首部专项文物法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使大足石刻保护走上更加健全的法治轨道。2021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在大足召开“重点石窟寺保护利用现场推进会”,将大足石刻作为“重点石窟寺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摄影:人民网 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