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主页焦点| 主页推荐|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RSS 我要投稿

【重庆日报】重庆大学: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书写奋进之篇

来源 : 重庆日报

日期 : 2021-10-18
摘要
巫山雪枣、云南红米线、香菇、木耳、腊肉……10月17日,重庆大学在虎溪校区举行了消费帮扶展销会、定点帮扶成果展、爱心捐书等国家扶贫日系列主题活动。这是重庆大学进行定点帮扶的一个缩影。

微信图片_20211018095615_副本.jpg

重庆大学助力云南绿春县拉祜寨建起美丽乡村

巫山雪枣、云南红米线、香菇、木耳、腊肉……10月17日,重庆大学在虎溪校区举行了消费帮扶展销会、定点帮扶成果展、爱心捐书等国家扶贫日系列主题活动。

这是重庆大学进行定点帮扶的一个缩影。自工作开展以来,重庆大学先后帮扶云南绿春县、重庆巫山县、开州区等7个地区,该校整合调动校内外资源,从党建、教育、文化、科技、消费帮扶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帮扶工作。

2020年,该校参与帮扶的地区均先后退出贫困序列。重庆大学也先后荣获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先进集体、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帮扶项目两次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中交出定点帮扶的满意答卷、奋进之笔。

党建引领

产业优先的帮扶模式

自2012起,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要求,重庆大学就开始定点帮扶绿春。

“绿春县地处中越边境,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8.8%。”该校副校长廖瑞金介绍,2014年时,绿春全县有83个贫困村,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重庆大学首先明确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品牌产业,同时加强文化和教育帮扶,全方位帮扶绿春县脱贫攻坚。

“我们探索出1+1+5+N的模式。”副校长廖瑞金介绍,其中,两个1分别为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以重庆大学绿春县挂职人员为前锋党小组;5即教育帮扶、消费帮扶、科技帮扶、健康帮扶、文化帮扶; N即多种形式的多样定点帮扶项目。

以党建为引领,重庆大学探索出“强组织、建基地、育能人、扶大户、带农户”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重庆大学为绿春捐赠党建资金、打造党建长廊,助力建设覆盖全县行政村的脱贫攻坚“动力小站”91个,组建起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累计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348名,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绿春党组织强起来、经济活起来、群众富起来的良好局面。

产业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础。红米线、黑木耳……都是绿春的生态产品。为推动绿春县的特色产业发展,重庆大学首先设立了专家工作站,依托重庆大学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积极协调优质科技资源,投入55万元设立科技帮扶项目7项。如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农药研究团队”研发出的绿色生物杀虫农药产品,应用于当地茶叶等经济作物,为绿春县有机茶产业病虫害防治和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力,真正实现“哈尼家园,生态绿春”有机茶产业升级换代、增产增收,为绿春产业的持续造血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撑。

重庆大学还帮助绿春县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打造红河州有机品牌第一县;帮助全县获批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7家,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中国茶叶百强县”和云南省“农产品主产区县”,成功种植出全国首款“功能营养茶叶”,指导50个茶叶初制加工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帮扶……促进全县80%以上的贫困户增收。

教育、文化、医疗

全方位推动绿春乡村振兴

距离绿春县城数十公里的拉祜寨,是边境特困区。2020年以前,这里的孩子从没上过幼儿园。

从2020年开始,重庆大学帮助拉祜寨建起幼儿园,并连续3年资助拉祜寨的幼儿入园接受教育,实现了拉祜寨学前教育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百年大计,为保障教育教学条件,重庆大学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200余万元,用于绿春县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边疆地区少年国旗护卫班建设等项目。

学校还投入数百万余元,通过网络教育、讲座培训、支教帮扶等方式,对绿春1570名在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免费提供网络学历教育;自2013年起,每年选派6名研究生到绿春中学进行为期1年的支教工作,改善当地教师结构,缓解当地师资不足的情况。

如今,绿春县基础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实现高考成绩600分以上零的突破;绿春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从6.7年提升到2020年的9.47年。

《哈尼古歌集》《生态绿春 哈尼家园》宣传片……这些都是重庆大学为绿春打造出的文化产品。在特色文化帮扶方面,重庆大学以哈尼族文化、哈尼古歌传承与保护为抓手,先后帮助筹建成立了重庆大学·白鹇鸟合唱团、绿春一中前锋合唱团、博雅皓月书画苑、绿春高中复兴足球队,为绿春县图书馆捐赠价值400余万元的图书和有声朗读设备,着力提升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文化、艺术修养,助力他们的个性发展。

改善当地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也是重庆大学帮扶绿春的重点工作之一。多年来,重庆大学持续选派校医院、附属医院医学专家赴绿春开展送医下乡,在当地开展健康义诊等医疗帮扶活动,并对接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仅去年5月,重庆大学医疗帮扶绿春县医务人员专题培训班,就培训绿春县各级医务人员近1000人参加培训。”重庆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仅用一天时间向绿春县红十字会捐赠30万元,建立“绿春县公共卫生健康与抗击新冠肺炎专项资金”。目前,绿春县医院已通过二级甲等医院等级评审,所有乡镇卫生院各项指标均达基本标准要求。

2020年5月16日,绿春县正式被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曾经在绿春挂职的干部们深有感触地表示,重庆大学与绿春的缘分还将继续,自己在绿春定点帮扶后,读懂了“国情”“基层”和“群众”之书。接下来,学校将通过“志智双扶”的“造血式”帮扶形成帮扶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绿春走向乡村振兴。

建“一村一品”

多举措帮扶多个区县乡镇

不仅如此,去年前,重庆大学对口帮扶的开州区大进镇、关面乡,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巫溪县天元乡,石柱中益乡和云南省西盟县等,均脱贫摘帽。

在对口帮扶这些地方时,重庆大学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产业优先、扶贫扶智的工作思路。如自2017年重大对口帮扶开州关面乡以来,始终坚持科技帮扶,助力关面乡打造“木香之乡”“一村一品”,学校利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设立科技帮扶专项项目,支持开州木香药效物质开发利用,研发含木香成分的新型药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等项目,并成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激发关面乡特色产业发展。

如今,关面乡“一村一品”特色明显,在姚程村、青蒿村、火焰村建了黄连种植示范园;泉秀村、水溪村、小园村建了木香种植示范园………目前,关面乡有中药材5.8万亩,其中木香2.8万亩,年产值近2000万元。2018年和2020年关面乡政府两次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泉秀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在石柱中益乡,重庆大学于2017年牵头实施了中益乡场镇规划设计帮扶项目,结合当地的生态农业与环境特点,打造出融全乡综合发展核心、特色生态农业生产服务基地和旅游服务型乡镇中心为一体的特色中益场镇。

2021年3月起,重庆大学开始对口帮扶巫山县,重点帮扶竹贤乡。根据竹贤乡的需求,重庆大学重点围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方面与竹贤村就对口帮扶需求进行深入对接。

数据显示,重庆大学累计向帮扶的多个地区投入及引进帮扶资金4200余万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7700余人次,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8400余万元,斥资700余万元在帮扶县设立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为1570人免费提供定制网络学历教育。

“‘佑启乡邦、振导社会’,这是重庆大学的办学宗旨。”重庆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重大”力量,将重庆大学服务国家和地方的优良传统代代传承下去。

原文链接